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第一零一四章 此何人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且说崇祯皇帝一边听着徐光启等人的解释,一边继续翻阅着贡士的名单。

其实每个贡士姓名的后面,都用了蝇头小楷标注着他们的基本情况。

即使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三人不站起来专门说明,崇祯皇帝只要细看之下,也能弄明白那些在明朝的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名字背后,到底是些何方人士。

只是崇祯皇帝既然开口问了,他们这些负责今科春闱的大臣,就不得不站起来做出一些说明。

徐光启、何如宠、贾继春三个人一边静静坐着备询,一边不住地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皇帝的方向,关注着皇帝的表情变幻。

明朝不仅出过很多科举舞弊案,而且按照这种制度最后排定的名次,也不完全公平。

由翰林誊写形成的朱卷,在考官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这样一种公平的同时,却也新增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那就是考生的书法水准是体现不出来的,由书法水准折射出来的考生个性,也是体现不出来的。

因为考官们看到的朱卷,都是清一色的翰林院笔体,考生的笔迹是被掩盖住了的。

不过,总体而言,在明朝那样一个时代,会试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一种制度上的公平公正了。

贾继春看见皇帝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他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正想着心事,突然又听到崇祯皇帝自顾自地问道:

“这宋浚吉,又是何人?”

贾继春心说,后边有标注,陛下您翻篇往下看就好。

因为这样的制度,给了那些出身寒微,没有后台,以及没有显赫师承的寒门读书人,一个鱼跃龙门、一鸣惊人的机会。

这一次,出身朝鲜的儒生宋时烈,就得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一鸣惊人的机会。

当然了,会元并不必然是状元。

因为状元需要在殿试之上由皇帝亲自选出。

但是在科举取士的时代,在会试中得中会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极其难得的荣誉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