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亚征服史 > 第四十四章 回家 (4)

第四十四章 回家 (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亚总督马诗源一直企图置身事外。在私下交流中,他告诉许进臣,他是多么希望带走孟加拉王国最后一块铜板,但他必须为自己的前程着想,如果他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帝国的学士阶层将不会再接纳一个做过强盗的翰林学士,他以后只能在候补官员或者告老还乡中做出选择。

许进臣无法说服马诗源,王忠义会因为连番惨败而被送上军事法庭,但马诗源并没有过错,他不需要承担军事失利带来的任何损失,南亚悲剧会让他的履历沾上污点,但并不影响他的前程,也许,反而会有更多的殖民地需要他这样大起大落过的殖民总督。马诗源的坦白得到了许进臣的原谅,甚至让他感动,但许进臣从此不再信任儒家的人,认为他们都是些没胆的投机者(注)。

可笑的是,最后解决关于孟加拉财富的处理问题的人是孟加拉国王,他主动提出以孟加拉国库三分之二的财富补偿明军“为了帮助孟加拉抵抗莫卧尔军入侵所做出的牺牲”。

孟加拉国库在许进臣的亲自监督下打开,无数金银财物不仅晃花了他的眼睛,也让所有在场的士兵和官员疯狂了,许进臣做参谋时候也见识过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但他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金银财宝堆积在一起(注)。

三分之二的国库,明军动用了数百辆马车,即使是再有意见的人,在数百辆马车装载的黄金白银面前也哑口无声了,现在不是嫌银子不够多,而是担心怎么带走。许进臣仿佛都能在孟加拉贵族痛惜的表情下看到一点的幸灾乐祸:“格老子的,吓着了,看你们逃亡路上怎么带走!”

让许进臣兴奋的是明军对孟加拉国库的处理问题,为此南亚军政高层有过激烈争论,被莫卧尔军阻隔在恒河之外的中线军团巴不得在撤离前洗劫达卡城,搬空孟加拉国库,但他们鞭长莫及,留守的总督府大多数人都信仰儒家文化,坚信所谓的仁者无敌,洗劫盟友或属国这样背信弃义的事情,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许进臣没有丝毫jīng神负担,他从不认为孟加拉王国是自己的盟友,孟加拉王国在他看来只是明军征服的产物,是明军的战利品,明军有权做出任何处理。

“我们军队付出的十万死伤,无数移民的十年心血,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许进臣代表军方努力争取,与留守zhèng fǔ激烈争论。他列数远征军和移民进入南亚遭逢的所有损失,无数的伤痛:不包括辅助军和仆从军,七年间至少有三万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他们大多数是被疾病折磨而死;军营里曾躺满染上不同疾病的士兵,军医唯一能做的只有试验,安慰,或者帮助他们解脱;帝国移民遭受的侵害,邪恶的,除之不尽的猎头族,食人部落(见印度相关中关于印度民族),敌意土著的侵害和掠夺,防不胜防的疾病和瘟疫;为了将荒山野岭开拓成田园(注),帝国移民付出的血汗和辛劳。

总督府中也有不少远征军时代的“老人”,许进臣的讲述勾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军人的牺牲不能白费,移民的血汗需要补偿,这些“老人”从反对转向了默认。

但“新人”无疑毫不领情,哪怕许进臣激烈地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蒙奇城的苦难,这些人仍然坚守着“仁道”,并且坚称:绝不能将对莫卧尔的仇恨转嫁给孟加拉人,并且训斥许进臣坚持的只是强盗逻辑。

“你们甘心就这样一路无所有地回去吗?”许进臣走进院落就被包围,他没有理会这些急躁的人的催促提醒和谩骂,他跳上一张桌子,大声喝问。不需要过多的提示,移民中从不缺少冒险者和亡命之徒,他们见识了孟加拉国库里拉出的金银财物,他们很快明白,留下来是一个收获极大的赌注。

王忠义得知许进臣自愿留下断后的消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露出“这个白痴”的表情,也没有人露出不屑的神sè,他深深考虑一番之后,签署了若干张空白任命让信使带回去,并以私信请求马诗源配合。

正月十六,达卡城的明国移民渡过了不安的元宵(书中只有殷yīn历纪年),终于忐忑不安地离开纷纷扰扰的达卡,或者南亚,踏上回家的道路。王忠义尽力激起中线军团的斗志,全力牵制莫卧尔军,以免莫卧尔军追击行动缓慢的移民大队。北线的肖楚联军团也在努力阻断北线莫卧尔人的同时,派遣小部队清剿沿途的盗匪武装——督抚府驻军撤离,各地盗贼四起,很多盗贼自称义军,帮助土著抵抗明军暴政。

“难道我们不是强盗吗?”许进臣愤怒地说。

“不是,我们是来传播大汉文明的荣光,让全世界分享先进文明的先进果实。”卫道士丝毫不觉得虚伪和无耻,就像耶稣教教士一样,唯一的不同是,一方是大汉文明的荣光,另一方是“主”的荣光。

后世的西方学者在研究明国殖民化时,惯于与西方的殖民话比较,他们认为儒家和基督一样,都是宗教。但东方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后世的汉化学者坚持认为儒家应该归于哲学范畴,儒家的治国理念不同于宗教法权。

汉学家的理由是,儒家的政治地位远高于基督教的主教,或者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长老(不同地方有不同翻译)。即使在教皇爸爸的中世纪,主教的地位也不能压制贵族(世俗政权)的权利,他们的权利是并行相互节制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西方以宗教为幌子,行使的确实杀人掠夺,东方文明则奉儒家学者为统治者,身体力行地执行儒家的“仁道”,“王道”思想,即使在殖民化,汉化的过程中出现过“无道”的杀戮,根本的原因也是因为暴民的不服教化,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为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能毁家灭族。

后世人会怎么想许进臣不管,他只知道,如果没有这些愚蠢固执的家伙挡道,他就可以洗劫达卡城和孟加拉国库,有了足够钱粮,明军很快就可以卷土重来,即使因帝国内政停止了南亚扩张,这笔财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数失去亲人家园的军属和移民的伤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