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亚征服史 > 第一章 家族史(1)

第一章 家族史(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本地人或明或暗地压制着许家的发展,许家年轻人的婚娶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约再过十几二十年,许家也要不得不寄人篱下,靠做帮工奴仆维持生计了。

在许家正式落户石珠镇的第二三十个年头,原本实力最弱小的贺家出了个美貌的女子,这个女子嫁给了蒋家族长的孙子,在姻亲作用下,蒋家和贺家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两家联合排挤敬家。在两家的联合打击下,敬家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佃农闹事,庄稼地经常遭到破坏,果园山林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倒卧的树木,敬家为了维持生计,已经到了必须低价卖出农田的地步。

无可奈何的敬家索xìng一不做二不休地联络许家,以敬贺交界的铁鹿山一带有争议的林子田地为代价,聘请许家做武力后盾。

许家潦倒之际得到大片土地,并且还得到敬家同意许家与之联姻的承诺,喜出望外之下自然尽心尽力,满怀感激的许家再次让石珠镇的人知道了什么叫彪悍和亡命。

在与贺家的争斗中,许家霸占了全部有争议的林子,并且还侵入了原来完全属于贺家的树林,反正树木总在生长,界碑有时候也会长腿往前挪的。

许进臣的家族是从外地迁徙进入石珠镇的,当时蒙古人入侵南宋,在蒙古人的屠刀下,处处狼烟,尸横遍野,饿殍满地。许家刚开始迁徙的时候据说有上千人,沿途与蒙古散兵游勇作战,与难民争夺生存物资,战死病死饿死无数,到达石珠镇的时候,已经不足百人。

石珠镇两山环抱,形成一个不大的盆地,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特别是这里的人,尽管蒙古人已经灭亡了南宋,这里的人竟然不知道蒙古人的存在,仍然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许氏先人祷告祖先,感谢他们的指引,在这里找到了家族最好的休养生息之地。

然而,看似和平的石珠镇,山林田地作坊商铺,实际上都已经被四个家族瓜分完毕,外来人很难在这里立足。

石珠镇的地形是这样的:金华山和大磨岭从遥远的界岭一直延伸到这里,宛若两条长龙,长龙的尾巴几乎纠缠在一起,一条小河从龙尾方向流出,将两龙环绕的盆地分成两半;长龙分别伸出了两个爪子,金华山的两个爪子分别被命名为白鹿和铁鹿,大磨岭的两个爪子分别被命名为雷公山和蝙蝠岭;在金华山和大磨岭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石球山,半埋地下,这里的人都说,这是二龙抢珠的地形,咬住了这颗石珠的就是大磨岭。

许家和敬家的联盟大约维持了五六十年,在这段联盟的时间里,两家相互扶持,互相帮助,在外人看来,几乎已经亲如一家。

两家的反目非常突然,以至于当地所有人都感觉有些措手不及,特别是蒋贺两家,如果不是因为许敬两家已经在争斗中事实上占据了优势,这两家都要认为许敬两家在演哭肉记了。

许敬两家反目以后,敬家再谈起这个昔rì的盟友,那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大骂许家背信弃义,是大尾巴狼。一直很超然的肖家在得知详情以后,也忍不住感叹一句:“这个许家,简直就是中山狼啊。”

石珠下面就是附近十里八乡唯一的市集,也是蒋家的势力范围,这个市集被命名为蒋家铺,蒋家垄断了周边全部的商业贸易;咬住石珠的大磨岭这边,当地人认为是“龙兴”之地,并且被小河隔开的盆地,这边的田地也要多谢好些,肖家和蒋家分布在这一边,其中人数最多的肖家占据了这边八成的土地;在金华山这边,分别以白鹿,铁鹿两座小山为界,是蒋家,敬家,贺家各自的地盘,也许是金华山的这条“龙”不甘心夺珠失败,白鹿的这只“前爪”伸出老长,蒋家在这边占据的田地很少,中间的敬家占据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蒋肖敬贺四个家族为了边界的土地经常争执,偶尔还有械斗,但是合纵连横,谁也奈何不了谁,一些小的姓氏只能生活在夹缝中,靠为这四个家族做工维持生存。

许家的到来,仿佛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打破了石珠镇的僵持和平静。

许氏虽然逃难到此,也还是带着不少金银的,起初他们希望在蒋家铺安身立户,希望与当地人和平共处,但是,四姓的歧视很快就激起了许家的血xìng,冲突激烈了起来。一路冲杀过来的许氏先人都带着见惯血腥的彪悍,几次冲突下来,人多势众的石珠本地四姓居然屡战屡败。几次冲突的胜利,许氏捞到了不少的好处,自认理解了这里的社会规则野心勃勃的许氏,一方面努力搞好与其它三家的关系,一方面加紧对蒋家的攻击,竟然企图将蒋家从石珠镇赶出去。

几年冲突下来,许家和蒋家的争斗仍然屡战屡胜,但是,人数上的劣势很快暴露出后劲的不足,许氏清醒过来,只能向蒋家妥协,在蒋家铺谋求一席之地。蒋家也被许家这群“亡命之徒”折腾的够呛,只好划出一个角落送给许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