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逐鹿大明 > 第二百六十六章荣辱不惊

第二百六十六章荣辱不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朝阳升起之时,应天城三山门外早已是人流如溪。

官道一侧,一个剑眉星目,身材修长,身穿五品文官服饰青年对身前的齐泰躬身言道:“下官远行在即,不知大人还有何教诲?”

齐泰微略一思忖后沉声说道:“西宁候宋将军久经战阵,乃追随陛下开国骁将,你虽奉旨出使撒里畏兀儿,然招抚各族,设立卫所之事须得和其商议而定,不可独断专行。”他在朝为官日久,深知目下朝中文官武将素来颇有隔阂,不禁有些担心陈

诚年轻气盛,在招抚各族和设立卫所之事上和西宁候宋晟起了争执。

“西宁候镇守西凉已久,对当地情形自然远比下官清楚,下官不敢刚愎自用,自当酌情而断,以免贻误朝廷招抚大计。”陈诚目下身为兵部驾部员外郎,面对齐泰这个身为兵部侍郎,自己的顶头上司,丝毫不见局促之态,依旧不卑不亢的说道。

洪武皇帝朱元璋起于乱世,也不知见过多少口蜜腹剑,暗藏奸诈之辈,可谓阅人无数,自不会给这封充满阿谀之词的书信冲昏头脑,闻言不禁微微颔首。

齐泰心知皇帝之所以召见自己,乃是顾虑西域之地,略一思忖后接道:“以微臣所见,西域之地毗邻草原,各族繁多,时叛时降,目下我大明虽则重兵驻守,尚需一骁将驻守。”

“朕这就拟旨,明日由兵部行文,调遣西宁候宋晟统帅大军八万驻守凉州卫所。”朱元璋转回书桌舀起毛笔便要拟旨。

齐泰忙即躬身道:“以微臣愚见,西域各族和我汉人百姓生活迥异,宜招抚和震慑两途并举,大军驻守之下不妨施以怀柔之策。”

朱元璋闻言不禁轻叹一声,缓缓放下了手中毛笔。他和蒙古鞑子交战一生,知敌甚深,心中明了这些游牧部族犹如草原上的野草般坚韧顽强,若是一味调遣大军攻伐,今年败逃而去,明年劫杀而来,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怕不是长久之计,唯有重兵震慑之余施以招抚之策,方可长治久安。思虑及此抬头看了看齐泰,皱眉沉声说道:“言语不通,习俗迥异,遣使之人倒是以谁为好?”口中说着话,心中却不禁暗自苦笑忖道:朝中一干文官皆是儒家子弟,将礼法纲常看得重若性命,若是遣一腐儒前往招抚,眼见尔等蛮夷子征父妾,兄收弟妻,恬不为怪的习俗,只怕除了破口大骂蛮夷之辈形同禽兽外,于朝廷大计却是丝毫无补。

齐泰目光扫过陈诚腰际配着的三尺长剑,转身自身后的随从手中接过一张弓来,交予陈诚手中,微笑道:“素闻你在国子监之时多有习练骑射,此去西域,何止千里之遥,愚兄无礼相送,唯有假公济私,调来这张骑弓给你使用。”

陈诚郑重接过泰手中那张由工部制造,制作精良,远胜昔日自己习练所用劣弓的骑弓,心中不禁欣喜。待得随从将盛满羽箭的箭壶牢牢系在马鞍一侧,便即翻身上马,向着齐泰施礼后调转马头,率领一众随员和护送的明军士卒向北而去。

眼见阳光映照下的官道上,陈诚一行的背影渐行渐远。齐泰回想其这个金榜题名的青年,自普天下读书士子梦寐以求的翰林院,给陛下一旨贬到礼部鸿胪寺那个给百官视为混吃等死的衙门时却没有颓废丧志,今日被皇帝降旨,破格提拔为五品官,独当一面出使西域时,没有一丝一毫的志得意满,不禁微微颔首。在他的心中坚信,这个在官场浮沉却不失其志,依旧这般荣辱不惊的青年,绝不会被千里风霜,无尽艰险所击倒。

齐泰思索片刻后沉声说道:“微臣大胆,举荐一人可当此任。”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朱元璋,接道:“礼部鸿胪寺官员陈诚,陈子鲁通晓番邦言语文字,虽则年岁尚轻,实乃干才之士,必然不负陛下朝廷所托。”

“陈诚?陈子鲁?”朱元璋思索片刻后,脑海中豁然回想起昔年那个身为翰林院编修,上书反对秦王调兵镇压异族叛乱,后给自己贬到礼部鸿胪寺担任七品文官的青年。

回想此人昔日不过一翰林院编修,却胆大妄为,纸上谈兵,反对自己的儿子秦王调兵镇压叛乱,朱元璋不禁微微发怒,冷道:“朝廷大计,岂可儿戏,你以何担保此人会不负朕之所托?”

齐泰昔日在翰林院和陈诚不过数面之缘,却深信自己不会看走眼,耳闻皇帝语含恼怒,却丝毫也无惧意,微微吸了一口气后缓缓说道:“微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

听闻这个生性沉稳,素来甚少许人,向来为自己所看重的兵部侍郎齐泰如此推崇,朱元璋不禁微微一鄂,点了点头后走回书桌之前,接过薛京递上的毛笔,在黄绫上挥毫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部鸿胪寺官员陈诚升任兵部“驾部员外郎”,奉旨出使出使西域撒里畏兀儿,主持招抚各族之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