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逐鹿大明 > 第四十三章:忘战必忧

第四十三章:忘战必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冯胜心中对这帮自以为是的文官早就憋了一肚子的不忿,此时见傅友德当众将他们说说得哑口无言,大显狼狈,顿时胸怀大畅,裂开嘴大笑。

蓝玉素来有点目中无人,和傅友德彼此暗存了不服之意,但此时见他引经据典,反驳黄子澄,也不由得暗暗心悦诚服,暗忖道:看来颖国公乃是文武双全之才,我尚逊他几分。

朱权听得傅友德的这番激烈昂扬的言辞,只觉得身体里血液也好似被点燃了般的激烈涌动,沸腾不止,忍不住心中激动地想道:弱肉强食,这个道理道理千古不变。不但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便是以前自己所处的那个文明世界,一个国家民族没有强大的军队保境安民,也只能备受欺凌,就好似那个富国却缺乏尚武精神的宋朝一般,沦为他人任意宰割的鱼肉。

洪武皇帝朱元璋眼见傅友德今日如此慷慨激昂的驳倒了一众文官,回想起他跟随徐达,李文忠北伐之时,徐达惨败于王保保之手,李文忠虽是悍勇,却也只得个惨胜。只有这个傅友德麾下只得几千人,却从甘肃一直打到蒙古草原,再打回甘肃。一路上和元军七次交锋,皆是大获全胜,斩获无算,将蒙古人打得丢盔弃甲。最后实在是因为缴获的辎重太多,俘虏太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只得怏怏班师的事。心忖道:这还当真是一只老虎啊,而且还是一只文武双全的老虎。心中转着念头,口中却是哈哈大笑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忧。这话当真说到朕心坎里去了。”

朱元璋眼看也吵得差不多了,正想说话,转头突然见到四儿子朱棣依然是一副三缄其口,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悠闲神态,心中一动,问道:“棣儿,你却是如何看待此事?”

朱棣躬身对朱元璋道:“儿臣以为太子殿下之言,颇为有理。”

朱权听得朱棣的话,心中暗暗咒骂,暗道:你小子也太过滑头了,叫我一力主战,自己却反而装作对太子的恭顺,倒成了一个和平爱好者了,当真可恶至极。看着朱棣一脸真诚的表情,内心突然有一种想痛殴他的冲动。

此时文官末列走出一个颔下飘着三缕长须,神态颇为潇洒的中年文官,朗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秦国穷兵黩武,二世便亡,列位国公,将军该当以史为鉴。不可轻动刀兵。”

朱权听得这清朗的声音甚是熟悉,忍不住转头看去,却见乃是太子朱标的亲信,对自己颇具敌意的那个黄子澄,此时却是穿着七品画鸂鸂补服。

赵衡,王靖,李宪等一众文官眼见这个身为七品翰林侍讲的黄子澄引用《司马法》中的名句结合秦朝速亡的史实反击冯胜,傅友德,蓝玉一干主战的武将,忍不住都微微颔首,心中对他颇为赞赏。

朱权自然知道秦国虽是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却只到了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便即被项羽刘邦打垮。“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这么有分量,定然是大有来历。心中虽还是坚定的主战,却不由得暗暗对黄子澄有点佩服,心道:看来在这个古代,多读书当真大有好处,若不然给这帮酸儒冷嘲热讽的,都还不知道对方的话来自何方,有何典故,岂非狼狈不堪?

颖国公傅友德面露轻蔑的微笑,大声道:“黄侍讲当真好学问,既是如此,傅友德便回你两句《司马法》中所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忧。”北宋徽宗,赵佶虽是读了一肚皮的书,一手字画称得上技惊天下,但却是畏战惧敌,偏安江南一隅,坐视金兵势大,最后不但丧邦辱国,更将大好江山,万千黎民置于异族铁蹄之下。此等惨痛教训,我等粗鲁武夫无一日或忘。”他虽素来沉稳,但此时说到激烈处,却已然是声震殿宇,振聋发聩。

朝中六部尚书以下的一众文官耳听得颖国公傅友德居然出乎意料之外的“以子之矛,攻己之盾。”不但同样的引用《司马法》中的名句,结合宋朝的屈辱历史反击。强调北宋徽宗,赵佶的字画双绝,却误国误己的历史,暗讽朝中这些反对大军远征北元纳哈楚的一干文臣空谈误国,言辞如此犀利,不由得有点如坐针毡,略感狼狈。

黄子澄却是膛目结舌,无言以对。要知这些大臣虽是有点迂,但却最认同事实,非是强词夺理之辈,此时傅友德的言语虽是如刀似箭般凌厉逼人,却是无从反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