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浮岛和钢铁 (第4/5页)
太平岛地域局促,根本不可能建立钢铁厂等大规模工厂,而这些容易受制于人的基础产业只靠进口是不行的,于是李庠选择了暗中收购,甚至为了担心意外,除了在华夏本土的3处钢铁厂外,另外还在美洲、欧洲、印度、巴西、印尼等地也设置了8处。
这些钢铁厂基本都是不起眼的中型钢铁厂。李庠也不需要那些大型的钢铁公司,他不需要巨大的产量,而更注重质量。船舶和海洋其他产业所需要的钢材,需要耐海水腐蚀,下一步李庠自造军舰的幌子下,还需要强度更高的特种钢。
把自身工业定位在精密机械和高科技产业上的太平国对特种钢材的需求更是激增。这都决定了太平国需要发展特种钢产业。而空间中那么多机密的材料资料成了李庠要决心发展这些特种钢材的最大依仗。
材料情报一向是作为机密,有些还要列入国家高级机密。有时候一种材料改变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丝毫不夸张。
只要看一看人类那些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明代称,就明白人类的文明的发展核心是离不开材料范畴的。
华夏本土这些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背后推动的动力却是牺牲某些方面的廉价劳动力原始积累,世界工厂因此而得名。但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却还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若不是有苏俄遗产可以继承部分,恐怕现在的科技水平还要糟糕。
众所周知的航母和潜艇用钢问题,虽然一些高级钢材实验室中可以制造,但用于大量生产中,高昂的成本却是难以承受的,甚至有些钢材连实验室中都配置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