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奶爸劝学史 > 第53章 汉中逃民2

第53章 汉中逃民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青史道:“的确如此,非秦法秦军不得以征战四方,不得以平天下。天下既平,民心思安,若是依旧严法重税,民不得休养,一旦国家有难,便再无一民为国出力了。”

李左车将那几个郡兵绑了丢在道旁树林之中,四人依旧往南郑而去,不一时到了汉水之滨。

四人在汉水岸边钓了几条鱼吃了,李左车寻船过汉水到了南郑。

那南郑城为秦人所建,取郑人南下所居之地命名为南郑,不过秦人建立南郑之后不过十年就被蜀人夺去,后司马错借汉中巴蜀苴内乱之机复占汉中,秦楚丹阳大战之后秦置汉中郡,以南郑为治所。

南郑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前临汉水,背靠蛇山(大巴山),西近石牛道可通巴蜀,东向经汉水可直通西城(安康)上庸(竹山县),直入江汉平原。南郑以汉中谷地可养兵数万,秦军自褒斜道入汉中也十分便利。司马错夺取巴蜀之后,沿江水直下枳县(涪陵,曾为巴国都,其时为楚国所占),自枳县溯涪水转沅水攻占楚黔中郡。司马错以黔中郡换得西城上庸之后,楚国随时面临秦军自江水和汉水两面夹击。次年白起引鄢水攻城,占了鄢城,又一年失了郢都、巫郡和黔中郡。秦以新占之地置南郡和黔中郡,楚国失了西部最肥沃险要之疆土,只得迁都于陈县。

公主见救了一家子,心中十分高兴道:“若是每日做这等扶危济困之事,倒是十分开心。”

司马青史叹道:“我等这般所为,也不知是福是祸。这一家子逃大概是逃不出去,再被抓住恐怕就得丢了性命,而且我们助这家子逃了,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小姑娘怔了怔道:“如此看来我是做错了。”

司马青史道:“也不能说是错了,路见不平之事能站出来,本是好的,不好的是秦法太严。”

李左车道:“一路走来,安邑之民对秦国很是归心,关中之民拥护秦法,遭了灾却连赈济都不能得到。这汉中入秦也有数十年了,民间对秦国怨恨尤甚,若是有人登高一呼,说不定就反了。同样的秦法,有人喜欢有人怨恨。”

李左车站在南郑城外观察了许久道:“这又是一个小号的晋阳、平阳、安邑、咸阳。不过跟咸阳一样,建于山坡之上,免了水灌之危。”

司马青史道;“靠山面水,大片平原本就是最好的建都之地。背山面水易守难攻,又便于运输;汉水冲积而成的大片平原沃土又足以养民养兵;以汉中之地,可养民二十余万,养兵两万,足以自守。”

四人在山中行了十余日,一路翻山越岭、穿沟过涧,衣衫都有些破烂了,都在城中各自买了套衣服换上,又各自备了两套换洗衣物。公主并未在华夏腹地采购过衣服,这一次十分兴奋,跟小姑娘二人足足挑了一个多时辰才挑好。

司马青史道:“魏自文侯以后不知抚民,魏盘剥百姓甚于秦,是以安邑之民视秦为救星;汉中自有褒国以来,物阜民丰,民不多劳而有余粮,生活自在安闲;如今秦人三税其二,汉中之民苦之,自然怨愤。”

“秦自惠文王占有巴蜀之后,降蜀王为侯,其后数十年先后三任蜀侯皆反。尤其第二次蜀侯煇叛反之时,连秦国在蜀郡之官员将领亦跟随蜀侯煇叛反,皆因秦法过于严苛使蜀地凋敝,秦人亦思据蜀郡独立于秦。”

李左车道:“先生之意秦法严苛,于糜烂之地民皆爱之;富庶繁荣之地人皆恶之?”

司马青史道:“严刑峻法可用于乱世,便是糜烂之地施以严刑峻法得以富庶之后,亦当宽刑养民。乱世之中必得严刑峻法御民,但严刑峻法绝不可久用。”

公主道:“先生的意思是一个地方乱透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立规矩。待规矩立起来,国家富强起来,却须法令宽松,以养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