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郭桓案的背后,暗影重重 (第5/5页)
朱檀清楚地记得。
当时据说,盗官粮、纳赃钞、盗金银、宝钞,最终折算成粮食,高达2400万石!
这是一个让人疯狂的数字!
毕竟,大明朝一年岁入也不过就这么多!
朱檀很难想象。
郭桓仅仅是一个户部左侍郎,三品官,即便代理着户部尚书。
又是怎么勾结了大明全国各地,将各地粮仓的官粮都能盗卖掉的。
要知道。
地方三司可都是正二品!
又怎么会愿意听他郭桓居中调度?
更何况。
当时大明朝除了收税,可还要开支的。
郭桓又是怎么瞒天过海那么久的!
户部都快空了,硬是没人发现!
朱檀越想,越觉得疑窦丛生。
甚至总感觉,这其中一定有一个天大的阴谋!
吴清臣。
这个人很重要!
想来想去,朱檀也没什么头绪。
不过,他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郭桓案在历史上,事后回看,肯定是有问题的。
郭桓造成的损失太大。
而老朱将全国闹得鸡飞狗跳的追赃也有些太过了。
朱檀甚至怀疑,那时候,傅友德和蓝玉大军刚刚班师回朝没多久。
北伐又即将开始。
老朱是不是为了弄犒赏和军费,索性将计就计,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大追赃。
最终结果也证明。
这种做法很愚蠢!
老朱一下子将全国上上下下的富户得罪个彻底!
导致了大明朝的动荡不安。
还好这是建国初期,武德充沛,国运昌隆。
若是放在崇祯那会,只是折腾这一下。
李自成的力量就得最少增长十倍!
无论如何。
自己不能让郭桓案爆发到那个地步。
亡羊补牢可以,但绝不能去薅那些无辜羊身上的毛,否则,羊急了搞不好会变成狼!
看着手中的账簿。
朱檀叹了口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自己当初念这句诗,只是为了在老朱和几个老夫子面前人前显示用的。
现在,自己好像真的有那么点意思了。
这账簿,自己还是要上报老朱!
历史上,郭桓案是由几个御史爆出来的。
朱檀相信,即便自己不将这件事报上去,最终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郭桓案一定会爆发,倒不如自己主动一些,还能抢占先机。
朱檀皱眉道:“备轿!本王要进宫面圣!”
今天查了巨量资料,总算对郭桓案有了自己的理解,不过卡文卡的一塌糊涂。请假一章吧!只此一天!抱歉啦!更惨的是,作者房间的灯还坏了,明天联系师傅换新的!抱歉抱歉!同时,作者保证,春节期间正常更新!欢迎大家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