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4章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第94章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小侄子,自幼聪慧伶俐,孝顺有才,死时才19岁。他哥哥,被敌人肢、解、虐、杀依然不降,拔断舌头口齿不清依然怒骂敌军[流泪])

(墨是颜家的血,字是颜家的骨)

(颜真卿晚年在生命和书艺的反省中,打通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得到悟彻。

其既在点撇捺画中流着生活的血泪斑驳,又在笔墨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

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鳞次栉比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

(字如其人,堂堂正正)

网友B:颜家效忠李唐王朝,拥护皇权。

颜真卿和他堂兄颜杲卿分别担任地方官员。安史之乱时,叛军进逼,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皆有护土之责。

颜杲卿命他的第三个儿子颜季明,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信息畅通,共同抵抗叛军。

但因敌方势力强大,两郡招架不住,而最近的太原节度使却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他的儿子颜季明先后战死。

其书如老枿枯木,却有浓花嫩蕊,一本怒生,万枝争发。)

(更扎心的是,颜真卿70多岁还被朝廷派去安抚叛军[黑脸],最后被缢死)

(为什么忠臣总是这样的结局,我真的好气)

网友C:安史之乱不止颜真卿一家遭难,只是个时代缩影。755年在册人口5291万人左右,安史之乱后,760年在册人口1699万人左右,短短五年,三千万人口从户籍上消失,战乱之惨烈恐怖。

回复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悲痛之余,作文以祭,故有《祭侄文稿》问世。

颜真卿书写时的心情可以想像,血泪交进,悲愤交加,字字和泪,情不能已。

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颜真卿不顾笔墨之工拙,字势随书家情绪起伏,完全是内心精神的自然流泄。

回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