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第一零一五章 不谋而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光启、何如宠两个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这个话,立刻就安了心。

而贾继春听了这话,则深深地低下了头,知道自己又一次搞错了皇帝的心意,遂不敢再发一语。

这一次的贡士名单里面,除了这些来自朝鲜的士子们与张溥等人搞的复林书院有关之外,来自南直隶的一些士子,也有好几个与张溥的复林书院有关。

其中有几个人,恰恰正是当初答应了张溥的邀约前往朝鲜,与张溥一起筹办复林书院并讲学的人,比如陈于泰、孙淳、李雯、徐孚远,以及张溥的弟弟张采。

也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去复林书院,但却与张溥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陈子龙、陈名夏等南直隶士林后起之秀。

听见崇祯皇帝说出了这话,徐光启、何如宠与贾继春等人的心中人人都有点五味杂陈。

崇祯皇帝对朝鲜真的是视之如一吗?当然并没有。

安东侯毛文龙麾下的各路总兵府先前与现在针对朝鲜国的种种作为,崇祯皇帝从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特别是这两年多来,平壤伯刘兴祚及其众兄弟们的人马部众,占了平壤与元山一线大同南江两岸的土地之后还不满足,不断地越界南下。

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相邻的朝鲜国黄海北道以及江原道的北部,驱赶朝人百姓,强占朝人土地,甚至是杀人夺地。

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曾是复社的骨干,如今虽然没有了复社这个小东林党组织,但是分散在江南各地或者说各个角落里的士子,却依然顽强地冒出头来。

崇祯皇帝自然不想录用这些人。

只不过在大明朝的科举制度正式进行改革之前,传统的科举是挡不住这些人的。

因为在整个明代,江南地区都是大明朝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传统儒学教育水准最高的地方。

只要科举制度不改,江南士林子弟就一定会通过这个途径源源不断地进入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中,然后源源不断地进入大明朝的朝堂之上,就是分了南北榜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对于平壤伯刘兴祚及其部将们的这些行为,遭到了张溥的一再上书弹劾,而朝鲜国的君臣们,也是一再通过被留置在大明京师的绫原大君李俌上书理藩院,请求大明朝廷惩治和约束平壤伯府的越界占地行为。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知道,满朝文武也都约略知道一些,只不过,对于安东侯毛文龙、平壤伯刘兴祚等人的行为,崇祯皇帝连一道申斥的旨意都没有下过。

这是哪门子的视之如一?

此时的乾清宫内,当面奏对的大臣也好,环绕内外的侍从之臣也好,听了崇祯皇帝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自然是各有各的认识和想法。

不过,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乾清宫东暖阁御书房内,却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