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亚征服史 > 第六章 军队承包商(2)

第六章 军队承包商(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647年四月,法国在逃亡的英国王子(后来的查理二世)的鼓动下,派出一支六千人的大军登陆不列颠。这支法军的指挥官是杜伦尼,sè当公爵次子,他的外公是领导荷兰dú lì的奥兰治亲王“沉默者”威廉,他的舅舅拿sāo亲王莫里斯则是古斯塔夫崇拜的偶像,率先提出并在荷兰军中试验近代的线式步兵战术(队列和排shè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步兵改革启发古斯塔夫建立了当时最强大的步兵作战集团。

杜伦尼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哥哥继承爵位,他被送往荷兰舅舅莫里斯那里,加入军队见识战争艺术。十六岁时,杜伦尼获得上尉军衔,亲身管理一个连队,这个连队是当时整支军队中训练和纪律最好的。1630年,十九岁的杜伦尼回到法国,在法军中担任团长,后再次前往荷兰。1635年,杜伦尼回到法国,加入法国的莱茵河方面军,协助神罗元帅加拉斯(gallas)击退瑞典伯恩哈德军的进攻(注)。

议会军囚禁国王,取得革命的绝对优势,但议会仍然存在分歧,激进派要求惩处国王,保守派则坚持“国王就是国王”。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让保守派很快在议会中占据上风,他们要求修改《大宪章》,以此保证议会的权利。

在王党的支持下,杜伦尼利用议会军的矛盾,以急行军割开克伦威尔军与伦敦的联系,在伦敦城下击败议会仓促集结的军队,包围伦敦城。在法军的威胁下,伦敦市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城市,议会中的多数派则暗地里与法军中的王党分子联系,献出了城市。

在两千法军的护送下,查理(二世)趾高气扬地进入伦敦,将倒霉的查理一世从伦敦塔中释放出来。查理一世重新掌握伦敦的控制权,被囚禁的耻辱让他对首都的人民缺乏最起码的感情,伦敦城一时处于法军的严厉控制之下,浪漫的法国人为了两国的血脉交流顺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争僵持让矛盾重重的议会的作战决心动摇了,除了极少数坚定的议员,议会中要求和谈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有不少议员暗地里联系王党,私下谈判。

利用议会军的不团结,王党军连续打败议会军,将战线再次推进到牛津,议会军失去对抗的信心,双方开始和平谈判。英国内战眼看就要结束,查理一世却说出了一句很不恰当的话,他说,他将不会饶恕那些反抗他的人,这句话击碎了议会的美好心愿。害怕秋后算账的议会通过了克伦威尔的《新兵法案》,允许这位中年大叔以铁骑军为基础,组建一支2.1万的新军,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新模范军”。

乡下财主(中等乡绅)出身的克伦威尔不仅在新模范军中强调军纪,也尽力打破门第观念,大肆提拔英勇善战的下层平民,经过如此这般整军,克伦威尔不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加强他了本人对军队的控制。

1645年六月,新模范军出征牛津,与王党军对峙于海科姆村,克伦威尔利用大雾将一支骑兵偷偷潜行至王党军后方,大军则严阵以待。急躁的查理一世不顾将军们的反对,强令王党军趁着浓雾偷袭。偷袭的王党军遭遇议会军打击,仓促之下伤亡惨重,查理一世惊惧之下要求大军撤退,帕劳斯帕深知如果大军就此撤退,一旦议会军趁机掩杀,则大军有全军覆没之虞,坚持请求国王变偷袭为强攻,查理一世勉强同意了帕劳斯帕的请求。王党军在雇佣军的引导下,很快将克伦威尔的防线压迫的岌岌可危,迫使议会军提前出动预备部队。

胜利在望,王党后备骑兵指挥官纽斯卡不顾部下的反对,离开自己的位置,向议会军左翼发起进攻,克伦威尔也在此情势危机之时,顾不上等待更好时机,发信号要求伏兵出击。这个恰到好处的“及时出击”,后来被认为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早一刻,伏兵会被纽斯卡挡住;晚一点,纽斯卡就可能先一步击溃议会军左翼,让伏兵的出击失去意义。突击速度过快的王党军中线突然遭遇背后的打击,突击力量很快后继不足,被缓过气来的议会军三面包围,陷入苦战当中。

克伦威尔得知伦敦城沦陷于法军之手,即刻集结军队南下,准备与法军决一死战。然而,控制伦敦控制议会的查理一世再不会给克伦威尔机会了,以英国国王的名义,克伦威尔被宣布为叛军,各地贵族纷纷响应国王的号召,坚决抵制克伦威尔的进军。

克伦威尔的军队虽然是一支募兵,但本质上没有摆脱雇佣军的共xìng,在议会的支持下,新模范军充足的军需供应和慷慨的军饷保证了纪律的严明,现在,议会被国王控制,支持他的富豪(资产阶级)自身难保,模范军的纪律也就无法保障了,这支称得上英国最强大的军队瞬间堕落为偷鸡摸狗的流氓集团。克伦威尔利用铁骑军(占新模范军三分之一)重申军律,勉强维持住这支大军的战斗力,但行军速度却降到了十五里以下,好不容易走到距离伦敦大约一百里的地方,感觉到家的自耕农(模范军主要人员组成)纷纷扔掉手上的武器,一哄而散回家种地去了。

大明学者坚信杜伦尼在安普顿战役中使用了韩信的“四面楚歌”,西方的军事家们当然不会承认这一点——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士兵逃亡过半的克伦威尔面对五千法军,一万王党军,完全失去对抗的勇气,勉强摆脱王党军的追击后,克伦威尔和他的忠心部属千里转进,前往爱尔兰平乱去了。

随着王党军zhōng yāng突击部队的不断损耗,战况一点点朝着议会军有利的方向转移。帕劳斯帕意识到王党军即将败亡,率先选择了保存实力,命令雇佣军撤退,雇佣军的撤退,加速了王党军的败亡,王党军来不及完成撤退准备,大军……崩溃了。

经此一战,王党军几乎全军覆没,倒霉的查理一世不得不化妆成仆人逃亡。苏格兰得知王党军大败,再次掀起反抗的浪cháo(第二次主教战争),留守的王党军不敌苏格兰的进攻,大部溃散,刚回到北方军中的查理一世成为苏格兰的俘虏。

1646年八月,议会以一万英镑的价格从苏格兰将查理一世赎买回来,将其囚禁在伦敦塔。

帕劳斯帕逃离战场,原本扩张到三千多人的雇佣军剩下不到一半,占据一个村庄休整不久,克伦威尔的大军到了。帕劳斯帕请求议会军尊重雇佣军的传统,不用将雇佣军看成是不可饶恕的敌人。克伦威尔答应了,但随即要求雇佣帕劳斯帕的军队为议会而战。

帕劳斯帕高兴地接受了雇佣,遵照议会的委托,协助议会军接管爱尔兰的平叛军,并帮助镇压爱尔兰的叛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