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亚征服史 > 第四十四章 回家 (4)

第四十四章 回家 (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以下属于相关殖民的题外话,与注释关系不大,本书也不会给出额外板块: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进程相对美洲要轻松,因为印度的农业很发达,社会体系也很完整,与其说是殖民化,倒不如说是直接的掠夺。英国人甚至不需要殖民印度,他们只需要派人征税就行了,所以,印度的殖民庄园很少,不像美洲,到处都是武装起来的大小庄园主(华盛顿只是无数庄园主的代表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国殖民南亚的进程给土著造成的伤害更大,更直接,因为移民抢走了土著的农田。不过,底层土著可能感觉不到明国的侵害,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农奴,他们不过是换了个主人,受创最重的是土著社会中层的地主阶层。

和英国人一样,明国也会保障土邦主的基本利益,比如,让移民庄园向土邦主缴纳一定护赋税——反正经济化庄园农业的收益要高于传统农业,移民们缴税之后也有赚头。但移民的傲慢是很明显的,所以双方的摩擦可能要比英国人的殖民化频繁,帝国殖民zhèng fǔ当然不能让移民吃亏,否则,移民流失将违背帝国殖民法。为了尽可能消除摩擦,殖民zhèng fǔ只能想法消除土邦主的数量,逐步收回土地所有权,这一点也与英国人是一致的,英国人的做法是制定苛刻的继承法,让土邦失去继承人,再合法收回,著名的占西女王(印度大起义,见印度相关)就是因为失去继承权而奋起反抗“暴政”。

不过,英国殖民化的基础是上层渗透,明国殖民化的基础是大量移民,这势必导致不同结果:明国殖民将从根本上改造南亚,英国人的殖民只是从旧有体系中擭取利益。英国人留下的是一个极端贫穷的保留传统的印度(上层被英国化),明国也许留下的是一个汉化的印度。

锁欢无语。

------------------------------分界线--------------------------------------

《艰难行军》就到这儿,本来还有几节是有关行军的,放下一卷了。

主角的心态转变本来很微妙的,但写不出来,唉。

注:

下一卷不太好写,废了好几万字了,郁闷。

看过《鲁宾逊漂游记》的读者应该能知道,欧洲人殖民美洲并不是直接侵占现有农田,而是通过购买山林荒原,再开拓成庄园。印第安人的农业极为落后,大多数都是渔猎或者刀耕火种,殖民者必须首先开荒,将“生地”变成“熟地”然后才能耕作。本朝知识分子下乡时期,“北大荒”变“北大仓”是最近的真实记载,殖民地开发绝对不是轻松的事情。黑人奴隶在殖民开发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并不代表殖民者就可以坐享其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温习一下《鲁宾逊漂游记》,其中有很多殖民者开荒种地冒险的情节,一点也不浪漫。

某玄幻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话评价儒家:让统治者理解自己的职责,让人民知道自己的本分,所谓牧民而治,极端的说法是愚民——类似的说法记得是在一本英国人写的哲学史上看到的,与国学大师相比很肤浅,但很好理解:儒家的核心是伦理,将国家看成是一个大家族,儿子顺从老子,妻子顺从丈夫(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只要遵循了伦理,国家就有秩序,有秩序就能安稳,所以中国历朝都崇尚“以孝治天下”。

从伦理到道德,过度的追求往往会导致极端,从《二十四孝》,《列女传》(?)中的表态可见一斑,什么母亲婆婆想吃肉,没钱买肉的儿子儿媳割自己大腿肉之类的。历史上,士大夫为了表现自己的高尚情cāo,对己对人以致到了残忍的程度,比如,明朝著名清官海瑞活活饿死自己七岁的小女儿,仅仅因为小女儿没有遵从“男女授受不亲”,接受了一个老男人(?)送的松糕。

关于孟加拉国库,详情见印度相关,英国人(十八世纪中期?)当时从孟加拉国库劫走了3700万英镑的财富,如果那个时侯还是金本位思想,大约相当于,呃,除非是那个来自《全球通史》(美国:L#8226;S#8226;斯塔夫里阿诺斯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美国)的数据有误,相当于16782937.649公斤的黄金!!十九世纪(?)的《傲慢与偏见》中,男主角年收入上万磅就能让一群女人羡慕地发qing,3700万英镑是什么概念?假使换算成银两,哪怕只有五千万两,那也是整整两千五百吨(如果不是那时候的计量单位小于现代的两,则万两等于半吨)!!

阿弥陀佛,好多小说的主角动不动就能拿出几百万两白银(黄金),好可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