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亚征服史 > 第四章 家族史(4)

第四章 家族史(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蒋家随后派人亲自到许家祠堂告罪,随送了一支火枪给许家做赔罪礼。毕竟许家也与宝庆府有生意上的来往,火枪的事情瞒不过许家多久,还不如现在就送一支火枪过去,既是讨好也是威慑。jīng明的蒋家很快还是意识到了火枪的最大功用:只要是个人,发一把火枪就顶得上一个高手,许家不是靠一帮子弟受过训练,武艺高强吗?有了火枪在手,到底谁怕谁啊?

实际上,许家也的确被蒋家送来的火枪吓唬住了,这杆东西在手上,几年前那个打得许家快没了脾气的肖家高人再来挑衅,再牛逼,一枪下来也照样放趴下。许家虽然人口发展很快,但相对于本地家族,人口上还是有些差距的:倒霉的贺敬两家失去的土地太多,人口跟着下降了不少,但也都还有两三千人;蒋家是生意人,在外地安家的人很多,但光本地也有四千多人;至于人口众多的肖家,人口更在许家的五倍以上。许家总共也不到两千人,如果四家都要与许家拼枪的话,许家这么些人,不用几年就全部拼没了,火枪虽然现在贵了点,但砸锅卖铁的,哪怕最穷的敬家要凑出二三十支火枪来也不是难事。本地四姓都是在当地发展了无数代了的,本家垮了,在外地也总有些分支,这些分支支持武装人员不太现实,但支持点钱,都能凑出来不少,特别是蒋家,如果蒋家一口气装备了两百支火枪,许家也不会觉得很惊讶。

火枪的出现,让许家人从武力的巅峰一下子掉入谷底,许家人不怕死,但真要顶着能将七尺汉子打得尸骨不全的危险与对方死拼,许家也找不出多少这样的人。许家再也不能像曾经某位族长那样,将其它家族的人“请”到许家祠堂,用傲慢的语气说:我现在宣布,石珠镇,和平。

但和平对于许家已经非常有必要了,许家放出口信,在蒋家铺一个属于许家的酒楼商讨和平事宜:大家打打杀杀地这么多年,恩怨何时了啊,不如现在和平。

逃回七宗大院的几个幸存者觉得还是不保险,语无伦次地将自己的可怕遭遇告诉七宗的几个长老以后,干脆逃到铁鹿的许家祠堂避难。

七宗宗主听说十几个人被蒋家用奇怪的喷火武器一下子干倒,只觉得两眼发黑,十几条人命,怎么向祖宗和家族交代?

七宗一个店铺掌柜正好在旁边,当时就站出来说,刚才那些年轻人说的喷火武器他在宝庆府见过,一杆要五百两银子,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大家都嫌太贵,有走南闯北消息灵通的人说,在沿海一带,一杆火枪的价格也就一百两银子。

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七宗宗主当即双手掐住可怜的店铺掌柜的脖子,责怪他隐瞒消息,导致现在七宗的人伤亡惨重。店铺掌柜姓文,只是许家聘请的一个外人,当时就被七宗将责任推在他头上吓了个半死,现在外面都说“宁愿得罪阎王,不要得罪许家的铁棒”,那都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威风。

留守铁鹿的大宗和各宗代表听说蒋家刚才一下子杀了许家十几个人,当时就眼睛红了,许家除了不能对抗官府,什么时候吃过这儿大的亏?

不过,许家都不是鲁莽的人,许家祠堂空出来的私塾虽然没有培养出秀才举人,但是明白事理的人还是养出了不少,许家的人大多都很冲动,xìng子有些火爆,但他们在大的举动面前向来也是三思而后行的,不仅全族有长老大会,各宗也有各宗的长老会,族长和宗主主要职权也就是调节内部纠纷,对外行动都是要一起讨论,举手表决的,很难说得清这是许家一贯的传统,还是南下逃难时候商定的,犹太人从埃及逃亡巴勒斯坦,为了增加民族凝聚力,不是抬着约柜(大概就是盛放“族规”的柜子,保障族民的共同权益,在犹太教乃至基督教,“约柜”都是圣物的象征)前行么?

对于从没见过,并且可以瞬间杀死十几个人的兵器,许家不能不慎之又慎,一面派人打听消息,一面放出话要许家的人都保持戒备,避免无谓的伤亡。

蒋家这边得知十几支火枪创造了神话般的伤亡,感叹五千两银子没有白花的同时,也头疼许家万一全力报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买枪回来,蒋家高层的人也都试过枪,对于火枪的弱点:装填慢,准头差还是很jǐng醒的,他们也不清楚窝藏火枪算不算犯法,只是考虑到在宝庆府街头,商人当街售卖,才近乎侥幸地将火枪买了回来。“民不与官斗”的古训,在整个中华大地估计都是很流行的,那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帝国斗争了几千年,即使是一度建立了王朝的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到最后还不是窝囊地退回荒漠去吃泥土?至于翻身农奴当皇帝,听惯了评书中太祖太宗皇帝不是龙人杂交就是天星下凡,人间英雄豪杰见面就是纳头便拜,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天心和本领。

七宗跟蒋家抢了一百多年的生意,也只能通过耍流氓强买强卖才勉强维持了收支平衡,不仅引起周边地区人们的强烈不满,许家内部也对七宗早有微词。曾经有七宗请十几个泥瓦匠修葺一个街区,这些泥瓦匠忙死忙活做了一年,年底算账,目不识丁的匠人们硬是被七宗几个账房算出来,不仅没有赚到工钱,反而欠下七宗一大笔伙食费!匠人们讲理讲不过实实在在的账本,他们也的确看不懂那么复杂的记账方式,他们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说:东家,看在这一年辛辛苦苦的份上,你就多少给点。七宗最后打发了一点过年的物资,匠人们千恩万谢打躬作揖感激涕零地回去了,他们的脑子里想的是,既然账目没有问题,那么自然就是七宗没有欺负他们了。等他们回到家里面,家人听说了,因为没有掉进“逻辑全套”,直接提醒:不管怎么算做一年工不可能反而要赔钱?(注)匠人们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七宗做生意基本上也就只会玩这样的小聪明,要是还想在jīng明的蒋家面前将生意做大,那还真的见鬼了。

七宗被蒋家狠狠教训了一通,被不明真相,道听途说的人知道了,火枪的巨响,闪光和烟雾,都被说成是七宗坏事做绝,蒋家诚心祷告,七宗挨了天罚。胆大的小摊小贩,仗着“天罚”的威慑,臭鸡蛋烂菜叶的,一个劲往七宗许家的店铺家门扔,发泄自己曾经遭受的恶气,七宗在蒋家铺混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给自称豪杰的许家门风狠狠抹了一把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