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经略10 (第4/5页)
有一个声音突然问道。
“那就先打空一轮,再冲上去戳死他们啊。。”
杨再兴再次信手抖出个枪花道
“既然能与战兵肉搏,又何须在意这些弓弩手呢。。”
虽然贵为管领正辅四营,数千兵马的第四兵马使兼步军都监,但他还是喜欢和士卒们混在一起。亲自操习战技和团队协练,而且无论寒暑雨雪,雷打不动。
是以所谓上行下效的领头示范下,他所领的部伍也是铳军各营之中,最是以近战肉搏见长,而别号“挺击”营。
然后在杨再兴的示意下,一辆军用制式的长厢大车,由两匹大骡子缓缓拉了过来。
自有军士上前,掀开用铁强化过的厢板,顿时从中露出成排的金属反光,却是一只只雪亮泛光,形同细小矛头的铳刺。
相比目前也只有零式改造版和一式标准版,两代制式火器的基本规格,作为武器配件的铳刺,则是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改良和演变的。
从最早粗大笨重的矛头式,到截短的刺剑尖刃,再到后来粗工省料的细尖铁条,或是曲环的直刃片子。
早期,也因为过于纤细的刺身,以及所获得铁料来源交杂,工艺火候的不足,装上铳刺之后,经常会在冲阵、攻坚或是对马的激烈对抗中,没用多久就生前端折断或是弯曲而不堪再用。
而军中的对策就是,多带几把备换,必要时还可以作为防身的刃,或是近距离投掷智勇,或者干脆将弯曲的部分放到平地上,踩直了继续使用。再不然就直接反转过铳柄,权作棍棒锤击之用。
因此,这次新一批改进成品实验的任务,就落到了杨再兴为的这只,最擅肉搏而对抗强度颇高的部队手中。
新品看起来就像是一柄缩水的峨嵋刺,短短的柱状握柄和两个套环构成的护手,就是全部的结构,刺身边沿不再锋利如细剑或是单刃,而变成相对粗短的椭圆柱状,然后开出三条狭边沟槽,一直沿到短锥状的尖端。
安装的时候,直接将铳刺握柄尾端插入,原本通条的内槽,同时双环套住并列的铳身,旋紧压实就固定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