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官易同道 > 第一百一十七章动工仪式(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动工仪式(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华夏官场,自古至今,领导人在每一个场合的座次排定,是很有讲究的,怎么样给领导排定座次,也是办公室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今天出席龙王河桥梁建设动工仪式,在主席台上站着的是八个人,应按照领导为偶数的次序排列,今天的位次排列还算正确,没有出现差错。

按照党政办主任吴涛的安排,主席台上一排八个人整整齐齐的站着,每个人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站定以后,最右边的党政办主任吴涛手中拿着一张稿纸,走到主席台前面的立地话筒跟前,大声宣布,五龙乡龙王河桥梁建设动工仪式现在开始,第一项,鸣炮奏乐!

吴涛话音刚落,主席台旁边等着的乡中学学生乐队,便开始奏乐,几个施工方吴永强带来的员工,在会场边缘,把八筒烟花、一卷子鞭炮同时点着,一瞬间,奏乐声夹杂着烟花、鞭炮声弥漫了整个龙王河边。

奏乐声和烟花、鞭炮声结束后,吴涛看了看手中的稿纸,大声说,现在进行第二项,由五龙乡党委书记吴有德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今天动工仪式主席台上的排位,党政办主任吴涛还是动了一番脑筋。在华夏,历来讲究尊卑位次排序,特别是在官场中,如果安排不妥,会引来不少的误解和麻烦。位次排序问题,实质上是左右与尊卑问题,有其历史沿革、发展演变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左与右的区别是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表现在各种礼仪场合。不少学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证和论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左右尊卑之争更成了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以左为尊。《明史》:“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1367)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

清袭明制尚左为尊。《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虽为小说,实为现实生活之再现,左位为上,先左后右。清朝官员,一般以满人提任左职,汉人出任为右职。

礼仪中的左右尊卑排序没有明确的规范。目前国内重大礼仪场合或大型会议,排定主席台位次有三个基本规则:一是前排高于后排(这是应有之义,勿须赘述),二是中央高于两侧,三是左侧高于右侧。

吴涛宣布完第二项,转身退到自己最初站着的最右边位置,台下面坐着的学生们,有组织的鼓了会掌,周围观看的群众中,也有人淋淋拉拉的鼓着掌。

吴有德迈着方步,走向前面的立地话筒跟前,拿着手中的讲话稿子,闭着嘴巴吭了两声,似乎是在清理着自己的嗓子;然后,向着主席台下望了望,便开始念着手中的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

领导为单数时的座次排序。这种情况排位较为简单。1号领导居中,2号在1号左手位置,3号在l号右手位置,如此类推。由于会议主席台一般为单数,而我国最高层级的会议大多如此排序,所以这种排法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采用,是使用得最多的位次排序。

领导为偶数的座次排序。主席台领导为双数时的座次排序较为复杂,1号领导和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依次类推排序。

以中为尊。1号领导位居正中;两边领导左单右双亦可,左双右单亦可。这种排法比较保险,跟领导为单数时排法基本相同。具体排位时,单数一边领导位距可适当疏一点,双数一边密一点。领导多时,左右两边看不出区别。

我国虽然没有统一的礼仪规范,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为全国提供了范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位次排列,让我们看到了左右次序的趋势。只要掌握以上的规则,就能运用自如,礼貌得体。

左右,乃是一个方位,跟尊卑联系在一起,不过是人为赋予的含义。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古往今来,由东到西,左右的尊卑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只要正确看待,这个变化不过是参差多态的一个符号和色彩。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