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07节 潜艇史话

第07节 潜艇史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尽管德国潜艇创造了惊世骇俗的战果但从以上可以看出德国潜艇的数量在列强中是最少的甚至还沒有日本的多从中可以看出希特勒贸然发动的战争多么冒险啊德国潜艇取得成就多亏了狼群战术

说起二战德国潜艇作战离不开首创“狼群”战术的创始人邓尼茨在一战时就是潜艇指挥官他经反复研究后得出结论护航舰艇仅能对付单艇攻击而无法对付协同一致的潜艇群发起的攻击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邓尼茨认为最好的作战方法就是将潜艇部队组成一个宽阔的凹面让敌方的船队进入最先发现敌船的潜艇一边与敌保持接触一边后撤并把敌船的位置通知指挥部指挥部将命令阵内各艇从敌方船队的翼侧和后面象收口袋一样向敌船靠近待夜幕降临之时集中起來的潜艇会象“狼群”一样向目标发兵力顾此失彼从而给运输船队以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著名的“狼群”战术

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将17艘潜艇布署在大西洋上开战之后这些潜艇立即投入了战斗先后击沉了英国海军的“勇敢”号航空母舰和“皇家橡树”号战列舰随着战事的发展德国潜艇全面投入战斗截止到1939年底在短短数月之中德国潜艇已经击沉盟国和中立国船只114艘总吨位达42万吨到月之后德国潜艇需要整修其战果开始急剧下降也正是从这年9月开始德国潜艇进入了“狼群”作战

人们又把目光盯上了刚刚出现的电推进装置上1866年英国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使用蓄电池作动力航速6节续航力80海里1893法国海军“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下水它长45.8米排水量266吨采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潜艇前进这是当时各国潜艇中最先进的一艘

虽然以电动装置方式推进是潜艇动力的革命性进展但在当时电动潜艇存在着无法在海中充电的缺陷并且潜艇的稳定性普遍不好所以潜艇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无法投入实用

随着工业革命带來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潜艇终于在19世纪末登上了历史舞台它的创造者就是被后人尊称为“现代潜艇之父”的爱尔兰人约翰?霍兰“霍兰”号全长10米装一台功率15马力的内燃机排水量19吨首次安装了使潜艇能在前进中下潜而保持纵向稳定的升降舵当它下潜时不是靠增加重量而是用水平舵下潜和保持深度;当潜艇上浮时又可提供少量贮备浮力上浮这是一项重要技术成果

1893年在美国海军的资助下霍兰建成了“潜水者”号潜艇它使用了所谓的“双推进装置”也就是在水面航行时使用蒸汽推进装置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推进装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为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潜艇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共拥有九百余艘潜艇其中美国111艘苏联218艘英国212艘法国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国57艘这些潜艇无论在吨位、航速、航程、潜深上还是在武器装备、水声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装置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它的潜艇作战成就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对潜艇的威力认识最深对潜艇的作战理论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战的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潜艇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凶恶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潜艇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战结束后签订的规定德国不得建造潜艇不得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但德国一方面在国内秘密研究潜艇一方面又先后向国外订购了8艘潜艇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然撕毁了;仅仅三个月之后德国战后制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艇便于6月15日下水到这年9月德国共建造了9艘潜艇并成立了一支潜艇部队“威迪根”潜艇队其指挥官便是大名鼎鼎的邓尼茨到1935年底德国潜艇部队已经拥有了24艘潜艇其中10艘是u2型

u艇为耐压艇壳构造艇身为细长的钢铁制造的圆筒设有防水设施耐压艇壳外侧设有巴拉斯特槽下方有海水活门将空气充到槽中潜艇的浮力加大潜艇就会上浮如果打开海水活门及空气活门海水就会进入槽中空气被挤出潜艇就可下潜设在艇体外侧的燃料库构造巧妙既不会因为燃料被消耗而出现空隙产生不必要的浮力也不会在潜航时因压力过大而塌毁

u艇采用两种推进装置两台狄塞尔柴油机在水上高速航行时使用水下则使用由二次电池带动的电动机二次电池重达数吨充电时间为3小时它可以使潜艇在水中达到8节的航速如果采用巡航速度u艇可连续潜航24小时航程100千米

该型艇共有5具鱼雷发射管艇艏4具艇艉1具可载鱼雷12-14枚其水下操纵性能良好潜航速度为每小时16节可在20秒内迅速潜入水中它的续航力为千米改进后可达到千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