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析 (第5/5页)
-消极的自我态度是标签的结果
标签理论
-良好的自我态度来源于获取成就的能力、信心以及在社会关系中的认可。
林文瑛 王震武(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 )黃富源(zhong yangjing察大學犯罪防治系)《青少年犯罪形成歷程的學校因素探討 》比较一般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的自我态度量表(自尊量表)的得分发现: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得分远远低于一般青少年
四、人格(personality)
1、人格的定义
生活中对人格的了解:“没有人格”、“人格高尚”,这与心理学上的概念大不一样
生活中的人格概念
-声望
-产生声望的内部过程
心理学中,“人格”一词的英文是personality,这个英文词来自拉丁语的persona,而persona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戏剧面具。当时的戏剧演员常在一部剧中扮演好几个角se,因此需要戴着表示特定角se的面具上场。 这样,personality之为“人格”,就有了“把一个人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基本意思。
2、反社会型人格与犯罪(重点与难点)
案例:罗杰是州立监狱中年仅27岁的囚犯,他被监狱jing神病专家诊断为惯常的反社会者,有社会病态人格障碍。他上小学二年级时就经常违反校规,用东西砸老师,不服从老师管教,攻击其他同学,12岁时已被3所学校开除过。之后进了安息ri圣经学校,他依然殴打伤害教师,经常逃学,又被开除。14岁时他被开除出所在城市的整个学校系统,后来父母送他进一所私立学校,他又殴打女管家,以致其他同学拒绝让他进自己的房间,两个星期后他又被除名。
类似罗杰这种反社会倾向的人格,即反社会型人格,是各类变态人格(人格异常)中最容易违法犯罪的。反社会型人格一般自儿童期就开始有表现,其主要特点是智能尚正常,行为受原始yu望支配,脾气暴躁、情感冷淡、不诚实;无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因而缺乏羞耻心,对是非善恶缺乏正确判断;极端自私和自我中心,冷酷无情,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不通人情,无自知之明,不重视人际关系,爱幻想;常违反社会规范。由于反社会型人格者智力一般都正常,有社会责任能力,所以尽管人格异常,但他们违法犯罪仍要负法律责任。
导致反社会型人格的环境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学校管束无力和歧视等。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苛责,随意打骂,或赶出家门,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有意无意地模仿大人的强力、攻击行为;或者在不良青少年团伙影响下,形成各种不良习惯和越轨行为模式。若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而且,有的教师视差生和违纪学生为不可救药,动辄嘲讽,随意处罚,从而加深了这些青少年与社会环境和教师的对立情绪,实际上起到了强化其反社会倾向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