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决断在早朝之上 (第3/5页)
由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更符合东林党人的计划。因为孙承宗是精通军事是朝中公认的,而且还得皇上看重和信任。但是之前吏部尚书周嘉谟以吏部名义推举孙承宗为兵部侍郎直接没有被准许,御史方震孺更是直接上疏推举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也没被皇上批准。东林党看两次都被皇上否定了,才再之前推举李三才,现在又推举王化贞等人。
刘一燝大喜过望,马上说道:“皇上圣明。”韩爌和其他东林党之人听到刘一燝的话后也纷纷附和。
孙承宗精通军事朝中之人都知道,皇上亲自任命掉了调,首辅出面支持。浙党等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大赞皇上圣明。
决定了辽东经略人选之后,还有兵部尚书需要决定人选,朱由校就问有什么继任兵部尚书的人选没?韩爌站出来说话,因为首辅发言不光代表自己的态度很多时候还代表整个内阁的态度,所以同时东林党的刘一燝和韩爌,更多的时候是韩爌冲到前边去放炮。“臣推荐老将王象乾为兵部尚书,其虽已经是古稀之年,可仍有廉颇之勇,熟悉军务,足当大任。”
韩爌的话音一落,浙党缺没有向其他问题上马上就和东林党唱反调。因为王象乾虽然和东林党关系不错,但是缺不是东林党,王象乾本身也的确从军多军,德高望重,是隆庆时期的进士,是四朝元老。更重要的是王象乾是山东人和齐党关系更好些,这让主要以地域为限基本上都山东人的齐党无法反对,而齐党和浙党是穿一条裤子的。
朱由校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只是看王象乾的提议,一向反对东林党的浙党等三党并没有出来反对,又听了刘一燝补充的王象乾的一些情况,觉得王象乾还算比较适合的,没有明显的党派背景,业务能力也不错。而且前线有孙承宗,王象乾当兵部尚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朱由校就同意了,下旨让王象乾即可进京上任。
徐光启站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他本来就没资格参加早朝,自然没人在意他的想法。徐光启,心理也是有些郁闷的。他不是东林党,更不是浙齐楚三党之人,自然没人在高层给他罩着。
他在通州练兵被朝廷召回之后,满怀热枕的上了那道奏折,也想施展下自己的抱负,可是没想到之后那封奏折音讯杳无。他就重新又上了一道奏折,请求辞职,却被通知参加今天的早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