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表演 (第4/5页)
一上午的劳作已经将麦子全部收割完了,下午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还没有运走的麦子装车拉到学院操场上凉晒即可。用完了午餐,贵妇们收拾干净带着孩子们回去了,学院的学子们也离开了,李鸿章等年老臣子和大部分中低级官员也纷纷告辞。剩下的一群大老爷们终于可以光着膀子躺下来小睡一会了。
但还有重要工作没有完成,就在众人小睡之时,从十三陵镇拉来的两个巨大的箱子已经进场,随后宪兵队和皇家侍卫接管了这里的保卫工作,并逐一清查人员,直到没有一个可疑之人。
太阳划过天空向西方落下,炎热的空气温度也开始降低。凉棚下的众人们早醒的聚拢在一起小声的说笑着,并有打扰到正在睡梦中的其它人。虽然都对那两个巨大的箱子有所疑问,但都很自觉的没人主动提及。直到最后一个醒来,大家一起动手将最后的麦穗装车送走。
农活干完了,大家都坐下来喝着凉茶,等着皇上发话。李明只是挥了挥手,那两个巨大的箱子打开了一道门。
“突突突……”一阵发动的声响过后,一股浓密的黑烟从箱子冒了出来,随后一个体型巨大的铁家伙冲了出来,但他很快停了下来。一群士兵将一个巨大的挂件挂在车后,然后站上去一些人。随着这个铁家伙就在收割过后的土地上奔驰起来,后面的挂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力泥土。倾斜的弧面轻松的将泥土翻了过来。
文官们激动的看着这铁家伙轻松的转了一圈,一亩多地就已经翻好了。
“此物取名为拖拉机。现在只设计出翻地的工具。朕观近日所观东汉崔寔所著之《政论》有载,相传汉时赵过所制曲辕犁名曰耧车,一头牛就足以耕作,且日种一顷。可惜时过境迁已然遗失,朕已命学院开始研制此类联合播种设备。当然靠机器种下去自然也要靠机器收割,联合收割机的研制计划也已经开始准备了,只是要等实物体出来还需时日呀。”李明脸色平静。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智慧,但多少智慧的光辉却湮灭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从周朝的犬戎,到匈奴再到突厥。直到蒙古、女真,每一次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都会遇到强盗来袭,他们用铁蹄和马刀肆意的蹂躏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民族。每一次异族的到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伤痛。我们善于从废墟上建立华厦,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悲哀,因为善于创造的民族却不善于战斗。耧车没了,传说中的五彩琉璃也没了。最近的一次就是康熙借着修典集的机会,毁掉了多少文献。有着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之称的《永乐大典》至今已十不存一。
大臣们可能想的没有李明多,他们看到的就是拖拉机开垦土地的效率。在他们看来,若拖拉机能大规模建造。西伯利亚多少地都能开的出来。
武官们也看着拖拉机发愣,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那个拖斗,他们都盯着轮子看。这是一辆拥有八个轮子的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麦田里来回行驶,什么水沟、麦垄。都无法阻挡拖拉机的前进,一切不平坦的地面全部压在轮子下。看到这一切的武官尤其是陆军将领第一个反应就是装甲车。鄂木斯克之战已经证明装甲车的军事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对地面平坦性的要求。炮击过后坑洼的地面、战壕、深沟和大洞,都能够影响装甲车的机动。装甲车自参战以来,还没有一辆毁于敌人的攻击下,却在行驶中因为侧翻、陷入坑洞而损坏了不少。如果在装甲车上安装上这八轮装置,那装甲车的威力必定能更上层楼呀。
“一个民用版的拖拉机就让你们激动成这样,咱们中华帝国的高级将领这就涵养?”李明很不满意武官们的表现,一脸鄙视的让人打开第二个巨箱:“看清楚,这才是军用版的履带式装甲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