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底谁撞枪口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到底谁撞枪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似乎是随口问了一句,连头都没抬。

他手里正握着一支大明万历年制的青花瓷大抓笔,在哥窑六曲菱花笔掭中掭了又掭,望着眼前“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的澄心堂纸,想起听说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都连连感慨说:“此纸不敢写。”也一直没敢下笔写字。

皇帝一直最羡慕爷爷先皇太宗皇帝,前半生跟着太祖皇帝戎马倥偬,武以开国,后半生缔造出大华朝的第一个盛世,文以治世。既有光耀万世的十大武功,又是个流传后世的书法大家,做了个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文武双全的有道明君。

而皇帝更羡慕的,则是先皇他老人家对于朝政大事永远那么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果然是千古一帝。

太宗皇帝是个胸中大有丘壑之人,从开国太祖皇帝手中接下万里江山的同时,也接下了一大群不好处理的手握重兵的开国老臣老前辈。

贾琏是直接去了皇宫。

此时并非朝见时分,纵使贾琏是四品顺天府知府,也不是随随便便想见皇帝就见得了的。

但贾琏是直奔左掖门,直接说要找羽林卫都统领卫同光卫大人,那宫门口的兵丁倒也客气,自己不敢做主,赶紧去报给门副。

偏巧有个当日贾琏当街手持忠勇剑劈棺时,跟着卫同光一道儿去宣召贾琏的四个侍卫之一正巧路过此处,一见贾琏,登时赶过来笑道:

“哟,这不是贾大人么?”

但太宗皇帝没有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血腥屠杀功臣,而是用和平温和的手段,不动一兵一卒,便先从“八公”的宁、荣二国公下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是重建府邸,又是御笔亲题,用后世富贵换得了贾家的兵权,一步步不动声色地修剪掉“四王八公”的党羽,为后世皇帝铺平了道路。

和爷爷太宗皇帝比起来,皇帝的父亲、当今的太上皇,就显得平庸得多了。

太上皇做元和帝其间,不但文治武功毫无建树,还是个“本事不大脾气大”的主儿,遇事不爱探查,只动不动就是“龙颜大怒”,先惩治了再说。

无论是官员,还是当时还只是皇子的皇帝本人,都无时无刻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莫名其妙头上就砸下了无妄之灾。

一听贾琏说有急事要见卫同光,那侍卫便持牌将贾琏直接带进宫门,让他在值房稍候,自己赶着去找卫同光。

.

卫同光此时正在被皇帝叫进了东暖阁,等着皇帝回话。

忠顺王刚刚给皇帝敬献了十张南唐后主李煜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此时也正规规矩矩侍立在一旁。想来是他跟皇帝说了什么,皇帝才叫了卫同光来问话。

“贾家抄了自己奴才的家,你可听说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