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立志传 > 第七十八章 命魂之力:二段

第七十八章 命魂之力:二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蓦跃上了一间民居的屋顶,默默望着城内的水潮,随即转过头去,将目光落在对面屋顶的郭汜身上,毕竟,他与郭汜的对决尚未结束。

而郭汜亦在那巨大的浪头打来之前与陈蓦一样攀上了屋顶,然而附近那些的西凉军士卒却遭了殃,还没等回过神来就被势不可摧的洪水卷走了。

不过幸运的是,弘农北城的那片断墙就离这附近不远,洪水无法蓄积,至于那些西凉军士卒,大多都从断墙的空口处被水冲到了城外,比起东门、南门、西门那些西凉军士卒而言要幸运地多,当然了,前提是他们在被冲到城外前不溺水。

看得出来,当望见整座弘农内几乎被汹涌的洪水所吞没时,郭汜的脸上亦充斥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也难怪,即便是陈蓦,也猜不到那个仿佛文弱书生般的贾诩,竟然能以妖术做到这种地步,更何况郭汜。

妖术的本质,那是道术,然而,妖术最早出现却并非在道家,而是出现在距大汉一千多年的商朝,继而传承至周,当时,世人称其为炼丹术。

炼丹术,堪称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法术,最初是为了迎合帝王求长生的**而诞生的,用类似铅等重金属研制丹药,人吃了以后会呈现面色红润、身体发汗的迹象,并且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但是说到底,那只是铅中毒的症状而已,再好比汉朝曾出现的五石散,它其实就是一种慢性毒药。

而道家最早出现于先秦,那个时期的道家,是以老子、庄子、杨朱等为首的道家,它其实并不能说是一门纯粹的学术,而是吸收、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而其中大部分则是为了迎合君王统御天下,比如说顺天无为、君权神授,这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产物。

但是不得不说,道家确实堪称是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而正因为吸收了太多的东西,所以道家中有许多的流派分支,除去老子所创的纲领道宗不谈,还有类似于儒家仅为帝王统治天下服务的【龙案道宗】;以研制丹药为主、注重修身养性的【丹道宗】,以及民间擅长画符念咒、降妖捉鬼、扫除污秽的【符道宗】;甚至,在市井传说中还有流传过一个代天赏罚、不问世事的【天道宗】,等等。

区区一人之力,究竟能达到何等程度,继长社城下一战扬名的孙坚之后,贾诩又在弘农城为陈蓦掩饰了一遍,有些时候,个人的强大力量确实可以扭转整个战局。

望着弘农城内洪水中所漂浮着的无数西凉军士卒的尸体,郭汜的眼中露出了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因为这些牺牲的士卒,都是他麾下军队中的精锐,更何况其中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飞熊军。

不得不说,贾诩一旦出手实在是太狠了,因为他几乎是覆灭了郭汜手中所有的精锐力量,可以说,哪怕郭汜能活着离开,日后恐怕也难以东山再起,难以再控制司隶、西凉等大片区域,因为他所有的精锐军队几乎都葬送在贾诩一念之间。

而到了儒家兴盛的汉朝,以往的道家,不管是总道宗也好、分道宗也罢,道家内的各个流派都相继没落了,不过,因缘巧合得到六本天书的张角却将道家遗落的东西又重新拾了起来,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宗】,自称道门中的贤师,但是说到底,此道已非彼道,再不是当年崇尚无为、无不为思想的道家,而是成为了一支谋取天下的势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太平道宗好歹是继承了丹道和符道两支流派,却算是为道家做出了点贡献,然而,在道家没落的期间,还是有许许多多的道家典藏流失到外界,有些甚至被记录在【杂学】之内,成为世间士子们解闷的书。

换句话说,道术……不,妖术再不是道门之中的专属,除了那六本天书之外,世间依然有记载着无数妖术的典藏被记载于杂学之内,以至于,甚至有些道门外的文人亦掌握着几手妖术用来御敌,并且屡见不鲜。

当然了,这类流传于外的妖术大多只是障眼法,作为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而贾诩所掌握的妖术,显然已经超出了障眼法的范畴,其所施展的妖术的威力,简直是令人惊骇,作为凡人,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素素也办不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