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少年帝国 > 赤壁之战篇

赤壁之战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另外,诸葛亮也开始劝说孙权“我军虽刚败于长坂,但还有能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部下亦不下万人。而曹操兵马虽众,但远来疲敝。曾轻骑一日一夜追三百余里于我主。又曹操手下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迫于形势降曹,并不心服。若您能与我主齐心协力,定能大破曹军。曹操兵败后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成败之机,便在于今日”

然而要与曹操决战,东吴必须能有一名将当此重任。正在豫章郡鄱阳县训练水军的周瑜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紧急召回周瑜。周瑜到来后,首先为孙权分析形势,指出曹操此次南征所犯的几大兵家之忌:1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在关西为操后患。2北军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3如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最后表示:我只要有数万精兵,进驻夏口,便能为主公破曹!

到现在,孙权终于不再犹豫,亮出底牌“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为表抗曹决心,孙权拔出宝刀,将身前的奏案砍下一角,厉声道“诸将吏敢复有言降曹者,与此案同”

当晚,周瑜又来见孙权“曹操书信中自夸其有八十万大军,实是吹牛。中原士兵不过十五六万,且久战成疲。荆州兵最多七八万,且尚怀二心。我只需精兵五万,便足以破曹。请主公勿虑”孙权亲抚周瑜之背道“如此,孤就无后顾之忧了。不过五万兵一时难以结集。我已选好了三万人,备齐了战船、粮食、战具。卿可率这三万人为先发,孤将再续发兵马资粮,为卿后援。卿若能击败曹操自然最好。万一失败就退回来,孤当与曹贼决一死战”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从诸葛亮渡江到孙权最终决定联刘抗曹这一段,《三国演义》第43-44回有精彩描写)

此时刘备已到樊口,每天都派巡逻船候望吴军。终于等来了周瑜的人马,刘备立即派糜竺前去劳军。周瑜对糜竺道“我有军务在身,不可擅离开。不知刘豫州能否屈驾亲临,瑜将不胜欣慰”刘备对关羽、张飞道“我若不往,非同盟之意也”刘备单舸往会。二人相见,刘备便问“现在两家同盟共拒曹操,深为得计。但不知吴军有多少人”周瑜答“三万”刘备道“恨少”周瑜却道“这已足够了。豫州但放宽心,看我破敌”刘备还提出想见见鲁肃与诸葛亮,被周瑜婉拒。

当曹操得知刘备正在南下江陵时,也急忙抛下辎重,轻骑直追。经过襄阳城时,听说刘备已过,曹操急忙挑选出五千精骑,自己亲自率领,一日一夜疾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一行人。这一战,刘备大败,抛妻弃子,只带着诸葛亮、徐庶、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百姓及辎重全为曹军所得。

张飞率20骑断后。在长坂桥上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喝道“我乃张益德(张飞字益德,且此“益”非彼“翼”)也,可来决生死”曹军无人敢近前。赵云与刘备走散(也有可能是突然想到要去救刘备的老婆孩子?)有手下报告刘备“赵云投曹操去了”被刘备怒斥“不许胡说!子龙(赵云字子龙)必不弃我”果然不久,赵云就保护着此时刚满周岁的刘禅及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史书并未记载糜夫人的下落。《三国演义》第41回糜夫人投井自尽当出于虚构)来到。

刘备收拢残兵,走小路前往汉津渡口,关羽正率船等在那里。于是一起渡过沔水,又遇到刘琦率万余士兵前来相会,最后众人一起到江夏郡夏口暂且落脚(关、张、赵在此战中的表现,《三国演义》第41-42回有精彩描写,但大多是虚构)

徐庶的母亲也在此战中被曹军俘虏。身为孝子的徐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曹营而去(《三国演义》第36回,徐庶离开刘备在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之前。还有“徐庶走马荐诸葛”的一幕。但也只是小说虚构。且徐母也并未自杀,徐庶在曹丕称帝后,还担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官职)

曹操进入江陵城后,便开始着手安抚民心等善后工作。首先封刘琮为青州刺史,并封列侯。再封蒯越等15人为侯。释放被刘表囚禁的韩嵩,封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韩暨为丞相士曹属、裴潜为参丞相军事、和洽、刘廙、王粲为掾属、司马芝为菅县县令。曹操还道“我不喜得荆州,而喜得异度(蒯越字异度)也”

最后一个受封的荆州大将文聘。刘琮投降时,便曾叫上文聘一起去见曹操。结果文聘道“我身为大将,不能保全故土,当待罪而已”直到曹操来到江陵,文聘才来拜见。曹操问“为何来得这么迟啊”文聘歔欷流涕,回以“无颜早见”曹操也为之怆然“卿真忠臣也”下令厚礼待之。让文聘继续统率其本部兵马,任江夏太守。

曹操南征、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江东,引起一阵动荡。政治上极为敏感的鲁肃立即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急忙来见孙权“肃请以吊丧为名,去荆州一探虚实。再见一见刘备,看看能不能联合他来共抗曹操。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要知道:荆州与江东乃是世仇。孙坚之父死于黄祖之手,半年前孙权刚刚杀死黄祖,报了父仇。如今鲁肃要去“吊丧”很可能会被荆州人认为是不怀好意。但孙权没有顾虑太多,立即批准了鲁肃此行。

鲁肃日夜兼程的赶路,刚进入南郡境内,就听说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当机立断决定北上迎备。10月,鲁肃终于在当阳长坂见到了刚刚经历惨败,已如丧家之犬的刘备一行。鲁肃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就问“您接下来有何打算”刘备道“我与苍梧太守吴巨有交情,准备去投奔他”鲁肃当即反对“苍梧远在岭南,吴巨又是凡人,您去投他,还能有什么前途?依我看来,只有与我主孙将军联合,方能成就大事”又转过头对诸葛亮道“我与令兄诸葛瑾乃是好友。不如先生跟我一起前往江东,一来兄弟团聚,二来也好与我主共商大事”

最后在鲁肃的劝说下,刘备前往夏口暂居,等待东吴方面的消息。同时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劝说孙权联盟抗曹。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当时孙权正在豫章郡柴桑县,密切关注着荆州上游事态的发展。此时,曹操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给孙权写来了一封堪称战表的书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紧急召见文武商议对策。以张昭为首的众文官几乎都主张投降。唯独鲁肃不发一言。乘孙权起而更衣的机会,鲁肃进入内室见到孙权。鲁肃最打动孙权的一句话是:肃等皆可降操,唯主公不可也!反正我们都是为人臣子,给谁做臣子不是做呢?但主公您将来却是要南面称孤的,现在又岂能北面称臣?一旦称臣,未来所有希望都将化为泡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