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苏厨 >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乐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对于古人来说,这是最容易观测的一天。

《汉书·律历志》还记载,黄钟是一个用竹管做成的律管。它的长度为九十分,截面积为九平方分,容积为八十一立方分。

十分为一寸,八十一立方分为一龠,两龠为一合,十龠为一升,十升为一石。

往黄钟律管中盛入黍米,可容一千两百粒,重为十二铢,它的两倍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因此不光音乐有问题,连舞蹈也要跟着改。

好在苏油也不是完全的门外汉了,手底下同样有一大帮音乐人才。

其实十二平均律出来之后,整个礼乐定制,对于苏油来说就只有一个问题——定黄钟。

只要确定了黄钟音高,其余所有的音高都能通过数学运算计算出来。

而黄钟,是华夏最重要的基准音。

因此《国语·周语》有这样的记述:“……是故先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

所以这不光光是一个音乐基准音,还是华夏民族长期使用的节气观测工具,长度单位,体积单位,重量单位。

但是周代的这个单位已经丧失了,历史上的律长也一直在变化,也没有真正能够实用定音的黄钟律管传下来。

《吕氏春秋》把这一发明归于黄帝时期的乐工伶伦。

这是一个神奇的音律,《后汉书·律历志》: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引《续汉书》:“候气之法,为土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於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痺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实其端,案历而候之。

其月气至,则灰飞而管通,盖音声之道与天地之气通,故取律以候气。”

黄钟这根律管,在冬至日这一天,会“灰飞而管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