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上官 (第3/5页)
各地灾民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起义,沂州这边却在开仓放粮,这不等于给别同僚们唱反调吗?
再说,沂州放粮,相邻的几个州县的百姓听说后便纷纷往沂州赶,偏生他何玉简还很会过日子,灾民太多他的粮食也吃紧,于是何大人颁布了一条赈灾条令:外地来的灾民,需得在沂州安家落户才有饭吃,否则请哪里来的回哪儿去,沂州没有多余的粮。
百姓们哪管什么禁迁令?毕竟活命才是最要紧的。于是大家纷纷投靠沂州的百姓,别的不求,只求给落个户,能在沂州的赈灾粥铺里讨口吃的。而沂州的商户们为了有不要钱的工匠,便挑选青壮年收留到家里。
如此一来,灾民越来越多,沂州的粮食也渐渐地不够吃了。哄抢事件一再发生,最后还是有小股流民学着别人揭竿起义,怒讨官府。
这下可好了,临县的几个知县正愁没办法排挤何玉简呢,趁着这个机会纷纷上书,弹劾何玉简不遵从朝廷法度,公然悖逆陈阁老的禁迁令,用朝廷的粮食吸纳临县的百姓,分明是积攒民力,蓄意谋反云云。
众口铄金,本来陈阁老因为新皇登基的事情费尽心机,心里就不痛快,正好找到了出气筒。于是,问罪的圣旨便到了沂州,锦麟卫持陈阁老手令:旨到之日,便把何玉简这个逆臣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朝廷要杀何知县,这消息像是一颗炸弹,把沂州城里的百姓们给炸翻了。原本造反的义军也不忙着造反了,众人立刻推选头领,连夜商讨,该如何救他们的何大人。
据说后来有江湖义侠劫了法场,杀了朝廷派来的使臣和锦麟卫,救下了何玉简。杀朝廷使臣乃是灭九族的大罪,这可坐实了何玉简谋逆的罪名。于是,何玉简万般无奈之下,成了这些义军的头领,带着他们维护沂州城的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