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幻之盛唐 > 长安篇 第二百七十四章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长安篇 第二百七十四章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这点来说。相比没事就容易喝高上头思想脱线,天马行空写诗写的类似神仙志异的李白同志,他很有点社会调查员的深刻入微和一针见血王牌记者的资质。

“回大人,已经在城外云居寺侯命了”

襄阳县城西约有始建于贞观年地云居寺,附近就是诸葛故乡的隆中,最大的优点是河谷纵横,够偏僻,适合藏兵。其中有擅长城池巷战出名的商州义勇两营,和一个龙武跳荡营,以及南阳节度使仅剩的两营牙兵。只要一个传讯,就可以火速赶到。

面对成都的诰书,鲁毫不见意外的表示了服从和配合。多少让人不由有些惊觉起来,这位本来是西北朝廷扶植起来,用来制衡山南大营崔圆,并且监控长江中游永王的南阳节度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倒向了成都方面,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是那方面的人。。。。。

为了保证成功率,城外靠近水门的船队里,也有一个营的善水健儿在待命夺门,并且准备用火油弹封锁襄阳水营。

楼板蹬然有声,下面传报,负责交涉的杜佑已经回来了。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丝竹和歌姬伴唱的李白《襄阳歌》中,,时鲜的菜肴散发出诱人的味道,整只来自荆江地尺长白鱼蒸烧,来自江陵六月活肥做的生切—金玉、汤如奶汁的烧鱼浆,

自东汉以来襄阳就富庶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的名士辈出之所。

从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到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号“文章四友”的修文官直学士杜审言(杜甫的祖父)、考功员外郎杜易简、李唐复辟的神龙革命第一个功臣——宰相张柬之,乃至本朝的礼部尚书席豫、天宝末年进士鲍防。都出自此地,其中又以杜族最盛。

自西晋名将杜预开府襄阳以来,已经是第十三世了。族人子弟众多。连京畿道的宰相世系之一的杜门,也从其中分出来地,因此交涉地任务。就交给了在龙武军中奋斗的年轻族人杜佑。

本来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道路平静后,杜甫全家已经接回来了,他和他地祖父杜审言,一直是作为鼓励杜族子弟去奋斗博取名声和地位的典范。

不过这位我纯粹是供起来当招牌,能心情好之下。写两首感恩诗给我传世就算不错了,我还给他弄了个言官的身份,可以在各种文抄和载体上,名正言顺的大肆抨击社会黑暗,多写点三关三吏什么的炙人口的名做,揭露这既丑陋又美丽地世界,象牛邙一样叮一叮那些达官贵人们,已经麻木不仁的面皮和心肠。

我放下装模做样的白瓷杯子,轻声请问道

“我们那位鲁南阳,到了哪里了”

而现任的山南东道节度使的鲁,和我也算哥舒一脉的同袍,最早和我搭上的老关系户之一,很有点密切地关系,据说他原本出身将门,以荫补左羽林长,后隶安西节度使哥舒翰麾下。从破吐蕃石堡城,收河曲,迁左武卫将军。复以破吐蕃功,拜右领军大将军。在十几路各色出身的节度使中,也算是苗正根红,军资年厚的人物。

虽然因为多少得到一些事先警告,侥幸没有象历史一般自杀在城,但也属于损失惨重的行列,回到南阳部曲几散尽,又因为被人上告无法约束部下,纵兵为乱地方,而正在焦头烂额,若不是他地位置实在要紧,又有颜真卿和监军中使薛道,为之说项,早被夺拿掉了,因此他现在正是夺职白身留用。

作为襄阳名义上的管辖,他将负责善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