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幕后英雄李秉衡 (第3/5页)
西转运局共有100多艘运输船,大的可装载11~12吨物资。这些船只被编成若干船队,每次发船共数十艘。从南宁到龙州需逆水行舟,航程需13天左右。为保证运输安全,船上水勇按棚、哨编排,月饷较一般兵勇稍多。
军需物资运到西转运局所在地龙州后,还需通过两个粮台,方能运到前线官兵手中。这两个粮台,一是距龙州城45里的鸭水滩,另一个位于鸭水滩往凭祥方向15里处。这样一个运输流程,没有严密的指挥、协调系统是难以灵活调度的。
军粮是当时西转运局的大宗运输业务,是维持前线官兵生命的必需品,关乎战局,自不待言。李秉衡身负此重任,没有丝毫放松。在军粮转运方面,他按时稽查各种收支账目,严格杜绝漏洞。在军粮保管方面,他定期检查仓库,经常翻晒以防霉烂。
军官吃空饷,是晚清公开的秘密。粮饷运抵边关后如何公平分发,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环节。当时开到边关的部队,李秉衡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照章发放,坚持顶住各种浮报冒领行为。而对立功将士的奖赏,则毫不吝惜,大大方方,令人满意。
除了军需物资运输之外,李秉衡还在龙州开设了医药局,算是一家战地医院。战争期间救治了大批伤员。而李秉衡还制定了不按军阶高低,一律平等就医的制度。凡来医院就医者,均以伤病轻重用药!这一点,王一看到后也十分感叹,咱后世的医院根本做不到。
等到了1885年潘鼎新战败,谅山丢失,他老小子一路逃跑。溃兵四散成为漂浮不定的游勇,沿途抢掠,打家劫舍,顿成公害。
这烂摊子还得李秉衡这位后勤事务官来收拾。首先,他命令沿途各州县拦住溃兵,将漫山遍野的残兵败将聚拢在一起,防止他们出没害人。接着,他给溃兵发放口粮,治疗其中的伤病员,稳定他们的情绪。继之,他与帮办军务的冯子材一起,整编这些溃兵,加以训练,使之重新成为抗法生力军。
李秉衡有四才,整军,核饷,合将,安民。正因为他的卓越工作,才被前来督军的兵部尚书彭玉麟和两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廷,用李秉衡代替了跑没影了的潘鼎新,成了新一任的广西巡抚。
因为李秉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领军打仗的材料,于是召集众将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