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国无疆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战争的进行时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战争的进行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芬之间的战争同样是以苏联人的一个卑劣借口作为开始,像废除互不侵犯条约、断绝外jia关系等等自然是战争爆发之前的必然步骤,而后苏联便在4月13日发起了入侵芬兰的战争,就像共和国的军事行动一样,他们也学会了在战争爆发之际就利用强大的空中力量尽早获取制空权,并且利用猛烈的空袭消灭敌人战略目标、打压敌人士气。

因此,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汉科、拉赫蒂等地区的机场、油库、物资仓库等等遭受到猛烈空袭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开端,苏联红军的海军军舰也对芬兰南部海岸进行击,意气风发的苏联红军统帅部认为战争可以在几周之内便宣告结束。

所以,他们派出了很强大的第七集团军负责进攻,而较弱的第八集团军负责在在拉多加湖以北展开,以便支援第7集团军进攻和随后向曼纳林防线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第九集团军在东部边界和bo的尼亚湾之间的芬兰最狭窄部分实施突击,集中于北极地区的第14集团军的任务是夺取雷巴奇半岛西部,占领佩琴加并向西南推进。

苏联红军如此强大的进攻之下,芬兰人并没有胆怯,虽然芬兰和平时期的军队只有3个师,舒茨科尔(军事化组织)有10万人,他们组建了由10个师和7个成旅编成、人数约30万的武装力量,最为重要的是芬兰军队中只有170余架各型作战飞机、30余辆二二式坦克、17个高炮兵连,纵使这些装备都是购置于共和国,但它们的数量的的确确是太少了。

更为可悲的是,历史已经不再是另一个时空,苏联红军发起入侵之时并不是在寒冬之际,

第一百三十三章战争的进行时

战争从未离去,它始终跟随着人类的发展脚步,亦步亦趋。

年的7月下旬,欧洲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对于非欧洲地区的国家和人民而言,他们能够获悉的消息都因渠道有限而很稀少,急剧变化的欧洲地区形势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大ia事件发生,要想从如此之多的消息中层层剥离出真相出来,其难度也是相当之大,即便对于借助经济贸易而在欧洲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情报网络的共和国,能清楚知晓的也不多。

要想理清现在欧洲纷局势,可以从1944年4月3日,德国外jia部长在莫斯科和苏联方面正式,在已经有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签订了新的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开始说起,亦可以说是从那时候起,德国将不再对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等东欧国家或地区施加任何影响,深知这一点的苏联自然考虑到在东欧地区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德国和苏联成了邻国,的确是这样,雄心勃勃的希特勒和雄韬伟略的斯大林成了“兄弟”,德苏两个政治大国如此亲密之下,他们共同存在的目的似乎已经成了要消除对立,对立方的一边是第三帝国,另一方自然是英法……所以,两个邻国之间自然有着应该有的友好,德国和苏联都在边境线上布置了少量的部队,以示彼此之间的友好与客气。[]大国无疆133

芬兰武装力量首脑曼纳林元帅曾今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对于俄国人他很是熟悉,并且芬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都非常适于严冬条件下在湖泊星罗棋布和覆盖大片森林的地形作战,可没有严冬的阻碍、苏联红军的兵力和装备优势都非常明显,战争终于持续到7月7日以曼纳林在芬兰军事会议上赞成同俄国人举行正式谈判而宣告进入尾声。

但就在这个时候,暴躁的斯大林已经亟不可待的和爱沙尼亚签订了很早就准备好的《互助条约》,这一条约规定两国在遭到第三国进犯时互相援助,随后斯大林的苏联又同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了同样的条约,这些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苏联承担向bo罗的海沿岸国家供应武器弹的义务,双方都承诺不签订旨在反对友好邻邦的条约,且缔约双方的主权无论如何不应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从此苏联便在厄塞尔岛、达格岛及bo罗的港驻军和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俄国航空兵也取得了很多机场的使用权。在拉脱维亚,利耶帕亚港和温道港可以让俄国空军和海军建设基地,拉脱维亚受迫准许俄国建立海岸炮兵连以防守里加湾,立陶宛也让苏联军队在其领土上驻军和修建机场。

总而言之,bo罗的海沿岸好不容易实现独立的国家们又一次成为了俄国人的地盘,而他们当中最不听话的一个当然是芬兰,虽然苏联一度邀请芬兰代表赴莫斯科商谈事宜,企图以和平手段像解决立陶宛等国家一样解决芬兰的问题,他们提出租界芬兰湾西北部的汉科港和分布在芬兰南部沿海的一些岛屿,并且把卡累利阿地峡紧靠列宁格勒的芬兰边界北移,将北冰洋沿岸的雷巴奇半岛西部割让苏联。

双方的谈判很不愉快,芬兰人根本就不理睬莫洛托夫代表红è巨人的怒吼,随即便让整个芬兰进入了战争动员,加强了卡累利阿地峡的兵力,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

战争毋需借口,但往往借口可以让军事行动显得冠冕堂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