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裂土美利坚 > 第186章 没得到好处,眼红的人

第186章 没得到好处,眼红的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罗斯福的这一套放到未来的新中国也就是很普通的玩意儿了,说到底,那不过就是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形式。而当时也确实有人这么指责罗斯福,指责他这是在搞社会义义……可是,除了带领美国打嬴了二战,让美利坚合众国趁着这一次的大战嬴得了世界霸权之外,成功地以“新政”抗过了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却又是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公认的罗斯福的另一大功绩。

可惜,这种手段好像也就只有罗斯福用过。郭金章还没来到美国之前,奥巴马接棒美国总统,为了对抗08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带来的各种困难,好像也曾动过这方面的心思,可惜,非常不幸的,经历了多少年的建设,美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极其完备,而且都还能用不知道多少年,不仅不需要多建,连大规模的整修都用不着。这一情形,让头痛的奥巴马总统无比的羡慕中国的高铁……要是美国没有那么富裕,也有着那么多人口该多好?大家就不可能走个远路就坐飞机,或者干脆自己开车,铁路将成为大家最经济,也最紧俏的一种交通方式,那样一来,咱也可以上马高铁……不过很可惜,这一切都仅限于奥巴马的yy。首任黑人总统很有可能被这一次的经济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然后背着一个大大的黑锅黯然离开白宫的舞台……想想也是,你一个黑人,非要去“白”宫干嘛?不知道这相克吗?

当然,这些都只是社会上流传的一些消息,准不准还得两说。可郭金章很有信心,只要自己的市政工程一上马,那些原本没有工作,或者没有稳定工作的白人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响应……到时候,这些人就是城市秩序的天然维护者。当年,罗斯福可是一连当选了四任总统,四任啊,这在美国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一件事?虽说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打嬴了二战,嬴得了世界霸权,让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空前强烈,但谁又敢说这里面没有“新政”的功劳?因为罗斯福在经济危机中的有力措施,大批美国人获得了饭碗,所以,他们不惜打破了传承了将近两百年的规矩,四次将这位坐着轮椅的先生送进了白宫,现如今,纵然有着种族的隔阂,短时间内,那些原本没有工作,吃饱都居问题的白人却突然拿起了高薪,他们还会反对华人占领这座城市吗?

“得到好处的人肯定不会反对,可是,那些没得到好处的人,眼红的人,肯定会反对的。”

旧金山警察局,许久没有露面的夏洛特带着苍白的脸色面对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郭金章,努力地保持着镇静。

“我知道兄弟们日子苦。可我说了,这些钱,一是为了让那些没事儿的白人有事儿干,免得闲着生事儿;二,是让他们看在钱的份儿上,下意识地站在咱们这一边,稳定城市秩序。这样,咱们才可能更加稳固地掌控住旧金山。所以,兄弟们不管是谁,都不能抢这份儿工作。”郭金章道。

“那也不用定那么高吧?”何禄源叫道。

“不定那么高,那些白人凭什么站在咱们这一边?”郭金章反问道。

“那、那这也太高了。”其他人依旧有些难以接受。一个月九十美元,低的也有六十美元,纵然是在白人堆里,这也是高薪。而对华人们来说,这更是不可想象的待遇……要知道,就算是比较稳定的华人,在美国一个月能赚三十美元就够偷着乐的了,而美国佬儿最需要华工的时候,一个月也不过才给了二十六美元。

“反正花钱的又不是咱们,大家怕什么?而且,美国人的军队估计马上就要走出内华达山了,你们以为,这个市政工程能搞得到一个月吗?就算是一日一结算,又能真的花掉多少?”郭金章又道。

“没得到好处,眼红的人?”郭金章一直很忙,不过,听闻夏洛特这么一位“老朋友”居然一直可在洛杉矶警察局,他还是抽出了时间。不过,他没有想到,两人聊着聊着,居然会聊到这一方面,夏洛特甚至还对他的政策提出了意见。

“我当过很长时间的市长,对一些普通市民的心理还有些了解。你的这个计划虽然可以收拢不少人,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心,可是,更多的人却会因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把好处给了那些平时处在社会底层的穷人而感到不舒服,甚至是愤恨……”夏洛特又道。

“那又怎么样,我有枪!他们会冒着生命危险来跟我的枪做对?”郭金章有些不爽,这家伙,他们的大仇人,居然敢给他挑刺儿了?自己最近是不是脾气太好了,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欺上门来?

“这个……”

“是啊,美国人可是很快就能到了,怎么忘了这个?”

……

现在的资本主义世界其实正处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之中,所以越来越多的白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那些政客和别有用心者牵着鼻子走,转而迁怒到了“便宜”的华工们的头上。而那些政客和别有用心者之所以那么做,就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只能坐等危机自己过去。

纵观美国历史,只有罗斯福的“新政”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位四次当选美国总统的轮椅总统通过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共有1700多万失业大军,1934年美国政府将单纯赈济改为“以工代赈”,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此举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到二战前夕,政府投资的各种工程总计雇佣人数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以上,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需求增加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