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202章 新收割机、糖厂、温室栽培

第202章 新收割机、糖厂、温室栽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每天,神池堡街头晃来晃去的,都是全身脏兮兮的人们,街头巷尾,也是各样灰土横飞,神池堡周边,有种灰蒙蒙的感觉,这就是发展工业的代价。当然,除了黄来福外,眼下没人能明白环境污染问题,只认为神池堡越来越繁华了,当时黄来福命令五寨堡水泥厂等迁移到神池堡时,还有许多人不理解。

神池堡现在己被黄来福称之为晋西北工业中心,每天里,五寨堡等地都需要大量的煤铁,还有水泥砖瓦等,随着水泥路的每天铺设,水泥的使用,己经深入许多人内心,这造成神池堡兴旺的市场。各样采矿、冶金、铁、煤、水泥、青砖等加工商店越来越多,很多神池堡军兵己是被黄来福三姐夫田大付赶去做工,还有蜂拥而来的各地工人们,造成了神池堡人流的兴旺。

神池堡己经算是晋西北的铁器中心,每天里,除了大量的铁料被运到五寨堡等地外,当地每天还有大量的铁钉、铁锤、刀子、斧头、农具菜刀等被打制出来。除了常年经营的商店外,每年的农闲时,当地及附近的军堡州县,还有大量在家里经营加工的手工工场。

许多牙商发现,向一些家庭手工工场提供原料和工具,那么既方便又有利可图。比如加工钉子,由于这几年钉子需求的不断增大,一些生产钉子的铁器商便将一堆铁条分发给制钉工人,由他们在家里加工,然后再运回去销售。每年里,神池堡一带加工铁钉,都要用去好多吨的铁料。

……

五寨堡在忙于秋收,宁武关也同样如此,黄来福到宁武关两年多来,当地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镇城变得干净整洁,商事越来越繁华。由于当地煤炭业及木材业的发展,加上宁武关到五寨堡的水泥路修成,道路更好走,各地商贾越发频繁,当地的军户百姓们,也容易找到谋生的活计,生活与两年前相比,真是恍如梦境。

只要肯干活,现在吃饱穿暖是没问题了。对于这一切,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虽说听了很多传闻,有些读书人说黄军门怎么样怎么样,但大多数的老百姓或是军户们都是不以为然,黄军门让自己吃饱穿暖,养家糊口,所以大家就认为他是个好人,别人的说法,改变不了他们固执的观念。

加上现在《五寨堡新闻报》己经在宁武关内设立分馆,每天在《五寨堡新闻报》的洗脑轰炸下,听着茶楼酒肆内说书先生对黄来福的吹捧,大家这种观念就更深了。与五寨堡一样,一股对黄来福的崇拜潮也在宁武关境内兴起。

今年初时,黄来福与杨巡抚,刘兵备商议开发山西镇之事,首先实行的是宁武道。由于考核司由刘堂生兵备主理,事关自己的政绩,刘兵备也很是卖力。

从年初到现在,在五寨堡粮食局的大力协助下,宁武道境内灰河,汾河两岸大批的荒地被开垦出来,而且兴修了诸多的水利渠道等,进入秋收后,一部分田地己经开始收获。

还有这些时间中,在五寨堡农技局与畜牧局的大力协助下,宁武道还成立了农桑局,开办了一些模范畜牧场,还编写一些《蚕桑浅说》、《种田浅谈》、《牧羊教书》等通俗的教材,为道内各地的农民提供帮助,很受欢迎。看着这一切,刘兵备自然是眉欢眼笑,这些都算是他的成果政绩。他决定从明年开始,加快发展的步伐。

八角堡也开始了大秋收,该地有可耕种之地二十万亩,设有多个农场,经过几年的开发,收获也不少,每亩地可有一石到两石的收成。

至于在离他们不远的神池堡境内,秋收的气氛却不是很热烈。神池堡虽说全境宜农之地不少,不过由于该地气候酷寒,不适合耕种,只有沿朱家川河两岸那些狭长的平川地带,有一些民户在耕种莜麦之类的粮食作物。大家的劳作积极性都不高,不管是军民,大家还是愿意在神池堡各个作坊矿山中劳作挣钱。

神池堡境内有神池堡大煤矿及神池堡大铁厂,加上现在五寨堡水泥厂,石灰厂,砖瓦厂等都迁到了神池堡,所以神池堡现在的轻工业加工业很发达,堡城内,满是煤炭社及铁器社,还有水泥石灰社,砖瓦社等。来来往往,满是运煤运铁的牛车、马车,加上神池堡到五寨堡的水泥路开通了,路好走,运货的车马就更多了。

进入秋后,来往经营煤铁砖瓦的商户急速多了起来,还有秋收后那些闲劳力,也是不断从各堡中来到神池堡,希望能找到一份做工的机会,此时的煤铁砖瓦行业,当然不是什么高科技,只要肯出力气,就能找到活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