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156章 岂有此理

156章 岂有此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要振兴一个地方的工业,根基还是当地的资源, 洮南那边有羊毛。皮革的来源。 本溪有煤铁还有其他矿藏。

电线,子弹,还有一些机械零件必须要用到铜,“ 你直接派人跟德国方面谈一下买冶铜设备的事。 宜早不宜迟。”

杜立明点头, 单是制造子弹便需要大量的铜, 向西门子那边采购的器械已经分批到达, 后面生产电线, 电话,也是绝大的利润。 不用秦宇催,他也会安排人尽快将这件事办好。

“师座, 这几年华兴钱庄飞速发展,奉天省的各中大县城都设有分点。除了进一步向关内发展之外, 发行纸钞成为眼下最大的突破口, 日本金正洋行,华俄道胜洋行都是这样起家的, 特别是其在华的发钞权,一本万利。 华兴钱庄想要成为能和洋行相提并论的大行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势在必行。 ”杜立明语气坚定的道。

“纸钞也是面双利刃, 特别是以前我们没有发行纸钞的经验, 若是太简单, 被人制出假钞来可不是闹着玩的事。” 秦宇皱眉道, 货币战争的惨烈比起真刀真枪干未必要逊色多少。

“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秦宇哪有将二伯放在眼里。 我看他早就跟蓝天蔚串通好了的, 这前前后后才几天, 秦宇在辽东那边恐怕只呆了一天就返回了。”张彪听说秦宇重抵奉天后,吓了一跳, 同时更为愤怒, 本以为将秦宇外调便能解决秦宇在奉天城的威胁, 没想到这一丝丝毫不管用, 为此张锡銮还肉痛的,给了秦宇好不容易弄到手的10万大洋。

前前后后也只有几天的功夫, 尼玛,一天差不多2万元的工钱, 这也贵得太离谱了,大总统的月薪也只有万把多。 更主要的是秦宇擅自将辽东的军队收编,成立一个混成团, 关于团长的人员, 也只是通知了张锡銮一声,丝毫没有担心张锡銮会反对的意思。 简直是拿张锡銮这个奉天督军当成了摆设。他张彪做为督军的第一号心腹来到奉天城,眼下连毛都还没捞到一根。 在生气的同时,张彪也对秦宇的人脉感到害怕, 一场意料中的争端竟然只是一起谈次话,喝顿茶这么简单。 这次秦宇借机整顿辽东防务名正言顺, 他们竟然找不到丝毫插手的借口, 就是想插手也插手不进去。

“ 二伯,现在该怎么办?”

“先看看再说, 秦宇在奉天城经营了不短的时间,暂时想把他压下去不太现实, 归根到底还得把手里的军队练起来,面对秦宇时说话才有底气,那些骑大墙头望风的官员才会开始倒向我们。” 张锡銮原本以为自己养气的功夫已经到了一定的火候,可10万元扔出去连水漂都没打一个, 不由让他感到心痛不矣, 昨天街道上出现的那长长的卡车队。 就是张锡銮心里也震惊万分。 在北京城的时候,张锡銮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卡车, 听说一辆就是上千元, 那么多车子加起来, 起码也得有几十万吧。 张锡銮不知道的是昨天组装起来的卡车还只是这次到货的一部分。

但这足以让张锡銮感到秦宇的可怕之处了, 将奉天官场经营得风雨不透。 军队上的事他插不上手,财政上现在奉天省库还亏空着好几百万元。 咨议局袁金恺那个混蛋虽然是以前的老熟人,不过畏于秦宇的强势,对于他的示好视而不见。

“师座,奉天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过中国华银,交通银行里面有这样的人才,若是不尽早研制纸钞, 以后还是会碰到同样的难题。” 杜立明劝道。

秦宇一拍脑门,看来最近是忙糊涂了, 杜立明说得对,奉天不懂,但民国有人懂就行了,“ 行,纸钞你来负责搞,一定要注意保密工作, 若是有必要, 我调些人给你, 你走了钢铁厂那边不会出问题吧。”

“钢铁厂那里有专门的技师负责, 另外从德国聘请的工程师确实不一般, 卑职就算在场,也没有发话的权力。” 杜立明笑道,“ 德国强大还是有理由的, 再大的官, 做事的人说不买账就不买账, 师座说得对,专业的事就该让专业的人去做。”杜立明道, 眼下秦宇手底下的产业越来越多, 杜立明做为秦宇的大管家,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道, 分派给不同的主办管理成了必然之举。

“你这经常往本溪和奉天跑,也不方便, 奉天迟早也是要发展起来的, 我看你以后就留在奉天好了, 正好汽车配件厂,还有后面会陆续抵达的畜力收割机也十分重要。需要有人看着。” 秦宇想了一下,“对了, 再向西门子订购一些无线电台, 我打算给每个团都配上, 你们自己留一些自用。 洮南那边也起来了, 有些厂要设到那边的。你跟田和霖两人要协调好。”

现在每天光是过来讨薪的官员,要农林牧方面补贴,要教育投入的就让人伤透脑筋。

“二伯,咱们后面该怎么办?” 张彪问道。

“还是按原计划不变, 想办法尽量将秦宇外调, 有他在奉天城。奉天的官员都不敢有所异动,咱们也就被绑住了手脚。 若是他不在, 有些人总要给我一些面子的。” 张锡銮阴着一张脸,有些人在秦宇在的时候,不敢妄动,怕得罪秦宇, 可一旦秦宇被调开一段时间, 他们也很难扛得住督军的官威。

%%%%%%%%%%%%

“ 含量23万吨的铜矿? 还真是件好事。 看来还得向德国增加一套冶铜的设备。” 秦宇将本溪那边发来的电报,会心一笑。 过了前面几年最为艰难的时期。眼下大多数事情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轨道, 就像找矿这种事, 本溪那边煤铁资源丰富, 加上本溪, 奉天这两年轻工业有抬头的迹象,对于煤碳的需要量直线上升。单是新开发的几个煤矿,投入产出后,一年也能增加一百多万的产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