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太后 > 太后 第34节

太后 第3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当年董灵鹫三辞不受, 婉拒了李先生的美意。

如今, 这柄没有送到她手中的竹笛,成了李酌的遗物,还是来到了她面前。

董灵鹫其实很难体悟他复杂的心情, 但她却十分清楚, 没有人是会永远不犯错的, 这是她的前车之鉴,在历史上身败名裂而死的高位者,何止他一人。

他将是孟诚终身的老师。

小皇帝下令后,一开始是悲痛、伤感,对老师的做法极为不理解,然而等那些议论浮起,质疑声纷至沓来时,孟诚先是诧异,再是愤怒。在亲手整理证据、拟旨下令的他眼中,那些指摘母后、编造真相的人,根本就是徒有猜忌、信口胡言!

郑玉衡盯着她鞋面上的刺绣,伸手捂了一下脸,很快又垂下手,恭恭敬敬,又有些哀怨地回道:“……臣还是跪着吧。”

作者有话说:

小郑:QAQ呜呜呜呜呜呜呜还是跪着清醒

第37章

圣旨下达之后, 朝堂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

孟诚每日上朝,每日都被骂得脸色阴沉,他的脾气也渐渐不那么懦弱,一日,竟然对朝臣里最争论不休、最强词夺理的一位言官拍案而起,险些当廷杖责他。

新帝登基以来,向来敬重群臣,从未这么勃然大怒,众臣纷纷震惊,对此诧异不已。

不过即便孟诚再被骂得筋疲力尽、驳议得头昏脑涨,也依旧在踏进慈宁宫之前整理好仪表,不露出丧气的模样。

一日,孟诚来慈宁宫给母后请安,跟董灵鹫议论朝政,视线不由自主地瞟到了角落,见到年轻俊美的郑太医没有穿官服,一身常衣,稍拢衣袖在一旁修撰医书。

前两日,小皇帝前来跟母后请安,请教学习时,也偶尔看到郑玉衡请脉侍墨,只不过郑太医出现得时候不多,不知道是刻意避着他,还是本来就不曾在董灵鹫的面前多待。倒是这一天,他留在殿内的时候很是长久。

虽然下旨的人是孟诚,但这一系列动作下来, 大多数人都看出是太后娘娘纠察此事, 不过最后由陛下下旨而已。有因李酌素日的为人而不敢置信者,也有懊悔与他相交者,更有怀疑愤怒、大展阴谋论之人。

董灵鹫没有镇压这些五花八门的议论,反而放纵了一阵子, 在朝野热议得沸反盈天的时候, 李酌的请罪书被公布于天下。

她永远也凑不够的证据, 被她的世伯——最后一位在世的长辈, 推向了完满的峰顶。他用自己的身后名, 为故友唯一的嫡女扫平障碍。

与请罪书一同送来的,还有一支古朴陈旧的竹笛。

那是李酌昔年在董太师府中,初见董家女公子的时候, 欣喜难抑,解下相送的。在那个朝臣清苦的时候, 李酌一眼看中董灵鹫,珍爱她聪明/慧黠,几乎要认她干女儿。可当初, 他最多只能拿出竹笛,作为一件满怀心意的旧物。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