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替代技术 (第4/5页)
严格来说,茅庚一直都没有想过要在服饰方面与大宋的纺织服装界抢生意,但为劳动安全和管理所迫,茅庚不得不进入制衣行业。
随着工业的发展,茅庚在试制车床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宋的传统服装并不适合作为工装,因为这时代的衣服都是靠衣带系在身上的,所谓宽衣解带,便是在脱衣的时候要解这样那样的带子。进入有机器的场所,身上最好没有衣带,因为衣带会影响安全生产。
最后,不得已,茅庚决定自己做工装。后世的工装都是经过时间检验过了,拿来抄抄改改就行。
为了做工装,不可想象还要一件一件用手工缝制,于是,茅庚只好带着三个人设计缝纫机,这三个人中,就包括谭晓春和吴标勇,还有一个也是归正人,是裁缝出身,叫做方耕书。
前世的时候,茅庚就去过一家缝纫机厂实习过,对缝纫机的原理可谓相当熟悉,其实缝纫机的原理并不复杂,懂得其原理,机构设计就相对简单得多。
这项工作早在临安的时候就开始了,茅庚从澎湖的时候就开始试制,谭晓春制作木头放大模型反复进行模拟——整个过程是上下两条线在织物下边打结再锁紧的过程。首先,机针不是在后端穿线,而是在针尖前端打孔穿线,缝合织物时,机针拖着上边的线穿过织物,下边有一个带缺口的圆环配合,带缺口圆环有一个叉形钩子会勾住随机针穿过织物的那条线,圆环转过一圈之后,刚好与下边的另一条线打一个结,然后织物推进,进入下一个穿针引线和打结锁紧的循环,如此往复,就能实现机器缝纫。
茅庚所制的第一代缝纫机显得比较笨重,不过用起来还凑合,只是对线的要求比较高,只能用上等的丝线缝纫。
解决了缝纫机的问题,就是纽扣的问题,这时代倒是有使用木纽扣的服装,但那种木纽扣不耐久,还不美观。用铜制纽扣倒不难,但铜料紧张,用在纽扣上实在是暴殄天物。不过,纽扣制作也难不倒茅庚,因为建设国公行辕发展起来的制胶业,制出了皮胶、骨胶和鱼鳔胶,这些胶让茅庚感受到了这时代胶粘业的魅力,大宋的工业其实基础也不差嘛!
随后,这些胶一下子都成了茅庚的工业原料,不仅用于鱼肝油胶衣,还让茅庚用到了生产纽扣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