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北虏(上) (第3/5页)
直到定海军郭节度继五代时郭周之业,以手中强兵猛将横扫中原,连北方的蒙古大汗都不是对手,这样一支兵马,自然不可能屈居异族之下,也难免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
大
周取代打进的过程,难免要杀人,难免令原本高高在上的人身受痛苦,但各族且受着。皆因这是拨百年之乱,反于千载之正,合情合理,合乎大势所趋,衮衮诸公不可不察也。
这种说法,既给了异族一定的体面,也实实在在地重申了大周的武力强盛,提醒北族各部,向强者俯首是他们本来的传统。所以,这说法传播得非常之快,接受的人群非常之多,俨然将成为官方正统,要载入史册了。
放在大周境内,这种说法之下唯一吃亏的,就是南朝宋国赵氏官家的风评持续被害。除了那位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军州的开国太祖皇帝幸免,太宗、真宗以后一代代皇帝都被贬低成了废物和蠢货。尤其是丢弃北方和中原疆土,使亿万百姓沦入异族之手的那几位,最近都有专门嘲笑他们的院本在演出了。
与之相对的,在大宋这边,也有针对大周的政治宣传。
这一类政治宣传,几乎全都反复强调北方武人集团的凶悍,并顺水推舟,将大周拟于五代时候那些以兵强马壮成事的武人方镇……这说法,实则助长了大周军队的威风,甚至隐约响应了大周的政治宣传,把大周和五代之周联系到了一处,掩去了南朝文人对北方草台班子的讥讽。
但宋国一直不断地这么做,皆因这种宣传打在了大周的软肋上。
这个软肋,并非大周自以为的软肋,而是许多宋***民眼里大周的软肋,是大宋军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一点。
自古以来,文治与武功难以并存,而武人难行文治。所谓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又所谓逆取顺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