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12章 英魂千古入大江

第112章 英魂千古入大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将近半个时辰后,他们路过蔡洲,来到新林浦。陆婉兴奋得指着远处大江支流对李宁问道:“那处是新林浦,我上次在此停泊。此地往南有座山名叫‘三山’,太白先生曾写一首诗,盛赞此处,你可知?”

李宁故作思考,片刻后答道:“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可是《登金陵凤凰台》一诗?”

陆婉故意不说,新林浦东面的凤凰台,直说三山,李宁还是真确答上。陆婉对李宁的敬意又多了一分。随后她接着笑道:“凤凰台没有凤凰,白鹭洲倒是有很多白鹭。”

李宁道:“凤凰台不过是传说罢了,太白先生此诗之意,当为最后一句。”

陆婉心中默背:“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后她气道:“浮云蔽日、长安不见,乃玄宗识人不明之过。”

陆简礼回道:“自台城荒废后,百姓迁居于此。本朝曾在建康设两县,淮水以北为金陵县,淮水以南为江宁县。金陵现已改名上元,江宁亦划归上元。而此地既为江宁县旧址,又为丹阳郡城故地。虽已废止,但人员密集,商贸不减。”

随后李宁等人趁着天还未黑,又返回了朱雀桥。随后逆流而上,经过饮虹桥,西行四里后北转,去往运渎与淮水交汇之处竹格港。

快到竹格港时,李宁在幽蓝的夜幕下,见到淮水北岸有密集灯光,还有一段小土墙,虽不如石头城城墙高大,但也能看出来是城镇模样。先前被树林所挡,他这才没发现。”

李宁问陆简礼道:“此处古城可是吴王夫差所筑冶城?”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为冶炼铜锡,铸造兵器,就地取材,设立冶城。冶城并非城池,只是规模较大,围有土墙的铸造作坊。越灭吴后兴建越城,才算得上真正城池。

李宁立即制止道:“此言在我面前可说,切不可对他人言,小心惹祸上身。”

陆婉点头道:“我自然明白。”随后又挥拳佯怒道:“哼,此番狂背之言还不是你所引导。”

李宁赶紧讨饶道:“我知错了,知错了!不过,我真心喜爱太白先生。”

陆简礼回道:“此城乃西州城,并非冶城。西州城乃东晋所筑,目前仍在。冶城为吴王夫差所筑,至今已不复存在。”

南北朝时,建康为全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人口将近二百万,极其繁荣。

建康只有皇城和宫城,未建外郭,只以篱为外界,设有五十六个篱门。四面另设八城,北面白下城、宣武、南琅邪郡城,西面石头城,西南冶城、西州城,东南东府城,南面丹阳郡城。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比如今的长安城还要稍大。

李宁在竹格港和郦定进等人汇合后,趁着夜色驶回江边大船休息。第二日巳时,李宁等人继续乘船,沿江逆流而上。

此时正值春末夏初,东南风正盛,因此从苏州到常州、润州,再到上元县,一路顺风,航行速度自然不慢。而如今他们向西南宣州、池州行驶,速度比之前稍慢。幸好沿途均是平原,落差不大,倒也能日行百余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