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中) (第5/5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边在当地委托段氏等门第,大肆采买各种轻贵稀罕的特色土产货物;同时以调查可以后续经营的风土物产为由,顺势收集洱海流域的地方各种山川地理水文、各种资源产出的资料。
由此也发现了当地某种掩盖不住的趋势,在权臣郑氏为首的大姓逐渐凌逼王权将其架空之下,段氏为代表这些地方豪姓大族也难免感受到了危机和压力,而开始囤积粮食和聚集丁壮,并且积极寻求对外交流谋利和获得外援的可能性。当然在了解到这里,周淮安却是想起关于段氏的另一段公案。
大概在继郑氏灭亡南诏王室三十年后的天应二年(928年),权臣杨干贞杀大长和皇帝郑隆亶,灭大长和,拥清平官赵善政为傀儡君主。次年杨干贞废赵善政称帝,改国号大义宁,年号兴圣。但杨干贞也只当了一年皇帝就被弟弟杨诏废黜,大明七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反叛,杨诏自杀,大义宁灭亡。
然后就开启了天龙寺出家和六脉神剑的传说。。。啊不,是大理段氏与权臣高氏家族相爱相杀的两百年间光景,直到被元朝征服者所亡国,然后又作为元朝忠诚的云南总管家族,继续抵抗明朝大军直到家族覆灭为止。所谓汉化程度很高而事大主义道极致的典范。
而在此期间云南地方政权,可以说是始终在几个权臣大姓之间打转,而从来不再像蛮荒出身的南诏那样成为边境的疥藓之患。也许,周淮安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比如通过某种运作把段氏提前推上历史舞台,而在数年后郑氏发起的南诏内乱当中变相的分一杯羹呢?
如果能够有所成果的,不但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收益,还能够扶持出一个倾向性的代理人政权来;就算是失败了也不过是南诏变的更乱,而付出的也只是几支商队和些许物资的输送渠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