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残 > 第581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八)

第581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显然连他这点所求也成了某种奢望。屡起屡覆的西川变乱才在高仁厚手下平复下去,却又迎来了远在湖南的太平贼乘虚而入峡江各州,截断了蜀中的盐利和盐货来源。

而后东川杨师立又兴兵反乱,大败各路护驾王师而威逼行在。这一刻的他,才在心中真真切切从城下具列的兵甲面前,感受到了某种朝不保夕的慌乱,和已经无可回避的惊恐之情。

他也许可以不在乎田氏兄弟面对敌军紧逼,不告而临阵出走借兵雅州的行迹。但是更让人耿介于怀和失望的是,田氏兄弟却是抢在行在之前,把其他几位诸王给迎入了自己的别馆当中。

这对于从小就不受人器重,也没有受过任何掌管和治理天下教导,却在12岁继位开始就要面对人心诡谲与谋划算计的唐僖宗而言,却是最大的背叛和打击。毕竟人总是会有所成长,也会有见到世间残酷一面的机会。

而他的几位嫔妃,连同尚且年幼的二子(建王和益王)二女(唐兴和永平),都失落在长安城中只怕早已经不测了。身边只剩一位尚无所出的小孟才人,这也意味着自己这一脉绝嗣的可能。

只要让他能够在大内无所顾虑的尽情玩乐下去,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节。就算是他所喜欢的伶人石野猪,当面嘲讽式的借机进谏说“若尧舜为主考,当落陛下。”,特也能一笑置之而,稍微做出一点勤奋上朝的样子来。

因为这就是他想要随心所欲的玩乐和耍弄,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而已。而他只要在臣子们年复一年的劝谏和进言当中,稍微用上一点儿的心思来维持住朝堂局面便就好了。

但是突然间一切都变了。长期入贡舶来宝货的岭南沦陷了,盛产茶叶和果品、帛布的湖南和荆南相继失守了,为朝廷提供大量财赋和漕粮的江东彻底乱了,而截留了朝廷盐米之利不听号令了。

泗水一战后,草贼大众一路长驱直入关东,而陷东都而颇潼关,尚有余力的各道节镇却都做了壁上观,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贼军兵临西京。就仿佛天下诸道都变得败坏不可收拾了。

他也由心振作起来,而配合着救时宰相郑畋,努力做出一些挽回的举措来;但是还是禁不住亲熟而信赖的大阿父的劝说与窜兜,在最后一刻丢下满京军民百姓避走幸蜀。

他甚至并没有多少把握和确信,如果自己不再是大唐天子也无后继之选后;那位一贯亲善可靠的田公,还能一如既往的似他尚且为普王之时,那样的恭敬侍奉和事事竭力呢。

现在他午夜梦回之时,一想到那些被落在贼手的大多数妃主宫侍、宗室亲眷,满朝文武群臣,京中的百万子民;还是不免心中有所愧疚和亏欠难当的。也开始对那事事皆从的田大父,颤了一丝的疑虑和不忿了。

只是在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和艰辛,到了蜀地之后还没有能够安生上几天,各种变乱又接踪而至。先有黄头军的军使郭琪不满田氏而试图劫夺行驾,后有邛州(今四川邛崃)阡能、蜀人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韩求相继为乱,涪州刺史韩升秀、屈从行自立而截断峡江。。。

虽然时人都言罪在田氏而始乱于卢(携)。可是他心中也十分明白的紧,这一切的背后难道与自己这位一体同休的大唐天子毫无干系么。就算是清算了田氏之后,却又哪里来更为得力和听话的替补,让自己继续后顾无忧呢。

难道要自己大多数时光只能端坐在颠阁内,事必亲躬的处理每一件的内外政务么;更别说还有西川节镇陈敬瑄手握重兵而引为表里。一旦有所轻举妄动,他好容易安生和平复下来的游乐之际,又要泡汤了。

因此,他也只能暗中对着左右安抚下去,另一边加紧会见和笼络那些近侧的军将所属。哪怕田氏暗中削夺行在的用度也好,私下一力推行重建神策新军也好,谋求东川易帅也好,姑且都由他尽管去了,只要能维持诸眼下的局面就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