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逍遥侯内 > 第441章 绸缪

第441章 绸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问题是,这种血脉相传的秘诀,等于是将万千重担系于一身。一旦,带兵的主将出现严重的判断失误,那么必定是统帅无能,累死三军的悲剧性结局。

李中易也是带兵多年的名帅,他深感,军中事务异常之繁杂,一军主将不可能连鸡毛蒜皮的权力,都要捏在手上。

所以,早在灵州建立新军开始,李中易就已经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军中推行参议官的制度。

粮草,有专人负责统筹调度;军器有军需参议官管辖,辎重后勤由后勤参议官管辖。

最核心的行军打仗部分,也有一大群作战参议官,替一军主将,及时的画出地图,并且根据敌我的形势对比,作出相应的初步判断。

第一日,整个北援的大军,前进了接近一百十里。

在十二个时辰之内,除开宿营以及途中休息、吃饭的时间,总计连续行军了八个半时辰,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十七个小时。

由于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和军器,大军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始终保持强行军的飞奔状态。

“一个时辰大约十三里路,嘿嘿,老师,除了未知的契丹皮室军之外,整个中原和江南地区,咱们羽林右卫可是独一份呐。”杨烈神采飞扬的自吹自擂。

李中易只当没有听见一样,他背着手在大帐内踱步,时不时停下脚步,听参议官们的大声禀报,“禀参相,甲子2区,发现几个可疑的商人,已经拿下。”

“禀参相,丁戍9区,有人骑马闯关,已经被格毙。”

李中易点点头,对于围在身边的几十个参议官的工作效率,感到非常满意。

所谓的参议官,其实是,李中易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架构,组建的参谋班底。

这个时代的武将世家,以折家为代表,大多采取的是父传子或是兄传弟的传统带兵方法。

这些带兵方法,凝结着整个家族参与地区争霸的作战经验和教训,对于外人来说,属于不传之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