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杨国舅 > 第四〇六章 终有不行的时候

第四〇六章 终有不行的时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门下侍中和中书令都是正三品官,而尚书令自开朝便是正二品,其副手左右扑射是从二品,连下属的六部尚书都是正三品,这就导致张九龄被贬斥更像是升官。

另外中书负责决策,门下负责审议,尚书负责执行,从表面看尚书省是跑腿干苦力,然而从实际运作机制上,朝廷政令出台,首先是皇帝授意,中书省拟好草案,门下省封驳审议,交回皇帝裁定后交尚书省,由尚书省交到对应部门实施贯彻。

如此一来,中书、门下两省基本附属于皇帝,类似于秘书部门,而尚书省相对独立,更像政府部门。

同时,因为三省共议国事,作为实际实施部门,尚书省有权参与前期决策和审议,而中书和门下对于政令实施情况如何,却未必了然,如此一来,说尚书令“总领百官,仪形端揆”,为三省之首,当之无愧。

如此一来,就跟李隆基任命牛仙客当左相的意思相违背。

李隆基当即宣布了杨云的爵位。

杨云知道,卫国公是历史上杨钊也就是杨国忠的封号,起于杨国忠出任丞相位极人臣后,可现在杨云并没有执掌朝堂大权,之前大唐被封为卫国公的是帮李世民平定草原千古留名的名将李靖。

杨云连忙跪拜道:“臣何德何能,实不敢当。”

高力士笑着说道:“这是陛下对国师的礼重……国师法力超群,先是预测地动,修复老子道像,如今又为陛下炼丹,劳苦功高,乃大唐中流砥柱……国师不用太谦逊,这是你应得的,谢恩便可。”

高力士说话很有一套,仿佛杨云被封为卫国公有他从中说和的功劳,这也是他话术巧妙的地方。

近来随着张九龄加大对尚书省的掌控,眼看六部这些执行衙门有脱离中枢自行其是的意思,在高力士奏请下,李隆基改任张九龄为中书令,仍然是右相之一,却避免了政府部门脱离掌控。

书归正传,若是换作以往,杨云或许欣然受之,但现在杨云正忙着殖民南美,哪里有那闲工夫处理朝事?

杨云拱手道:“臣只精于道家方术,对于治国之道多有不解。”

但杨云岂会不知他在背后充当什么角色?现在他再怎么伪装,杨云也不会对其有任何信任和期待。

李隆基正色道:“大唐正是因为有国师在,才蒸蒸日上,万民归心……朕准备加封你为中书侍郎,平时在中书省行走,但凡朝中事务你都可过问,朕想让你多参与朝事,把炼丹的事尽可能放下。”

杨云之前是御史大夫,挂着个虚衔的御史台最高长官,看起来逮着谁都可以狂喷,却没有实权。

现在让他当中书侍郎,仅次于中书令,做了刚调任中书令不久的张九龄的下属。

大唐尚书令不常设,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时曾担任过尚书令,为皇者讳,自太宗登基后便不委任尚书令,那日李隆基迁张九龄任尚书令的本意是让其没有实际权力,不想这跟大唐的官制发生冲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