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染天边 > 第一章 虎踞龙盘 一、受命返乡

第一章 虎踞龙盘 一、受命返乡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立红站起,转过头看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营长韦华伦和警卫排的同志们,压低嗓门说:“同志们,根据情况反映,当地形势危险复杂,海山市人民政府通知咱们执行秘密接站办法。出车站后,请大家注意观看迎亲人的标示牌。”说完话,起身准备下车工作。

警卫排长覃连生站起身,警惕地向四周扫望了一遍,他领头走在前面,右手揣在棉大衣口袋里,紧握着子弹上膛的手枪。

后方传出警卫员喝令声:“你们是什么人?不准进入十三号车厢里。”

一九六四年的隆冬,一列全速行驶的火车风驰电掣般地开往祖国东北边疆海山市。车厢里烟雾缭绕,大声说话的,喝酒抽烟的,凑在一起打牌的,还有乱窜的人群,显得一片混乱。

坐在靠近车窗的一位中年男子,眼神出神地观望着列车外的情景。在金灿灿太阳照耀下,远处道路上和原野上走动的人群,加上面前熟识的城乡与自己有多么亲切的联系,他们也许是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也许是亲人或朋友。雁飞千里,梦想回家呀,怀念阔别十四年之久的故乡,自己非常惦记战友和亲人,很快要相见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难忘的日伪时期,青壮年男人几乎都被日军抓去当劳工或者强迫上战场充当炮灰。记得那是第二次被日军抓去挖战壕,整天饥寒交迫,实在受不了在皮鞭下长时间连续强体力劳动,伙同工友三人结伴侥幸逃回家中。年迈的母亲看见自己骨瘦如柴、遍体鳞伤又心疼又惊喜,热泪长流,她无奈的伸开双手把自己紧紧地搂在怀里,悲恸地哭泣。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详细地谈论生活在日寇铁蹄下呻吟中国人,生路究竟在哪里?如果日军找上门来,硬说回家后泄露了军事机密,通共通苏,全家人性命难保。思来想去别无选择,不逃脱日军的魔掌,就是死亡。已讨论到下半夜了,屋外呼呼地起风了。母亲低头思索许久,神秘轻声地说:“你二舅读书毕业后,去了南方参加了共产党的军队。现在还当营长呢,听说共产党的队伍专门解救穷人。”

我注视着母亲那双有盼头的眼睛,会意地点点头。父亲挥动着发颤的双手大声说:“你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丧尽天良的日寇,不知啥时候又来抓走你,干脆趁着夜深人静长途投奔救星共产党,这才是唯一的的光明大道!”

经过一阵精心准备后,母亲拉住自己的手认真地说:“这是你二舅姚孝中的通讯地址,还有路费和干粮。如果路费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吧,家中只有这点钱了。”

父亲嘱咐说:“尽量夜行昼伏,寻找偏僻小路走,出门在外要广交朋友。我们相信有一天,你一定会率领千军万马来解救我们这些受尽欺压的劳苦大众。”

当时感动地扑嗵跪在老人面前发誓;“一定牢记教导,要为二老争气,实现您们的愿望。我走之后,您们要多保重。”

双亲的忠告一直鼓励着自己度过长期艰苦的军旅生涯,在漫漫长征路的枪林弹雨战场上,每当听到冲锋号响起,无所畏惧,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每当遇到困难和险境时,就回想起临行前父母的嘱咐。战斗负伤后,调往装备部……

“呜——呜——”

火车汽笛发出尖叫的长鸣,打断了李立红对往事回忆。“前方到站,海山市终点车站,下车的旅客请您做好下车前的准备。”女列车广播员在报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