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男人 > 第四三六章 赤脚医生

第四三六章 赤脚医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有祖传的医术,不学不行,其实压根就不喜欢。行医只为继承祖业,说不上爱好。更提不到精神层次。混到现在虽然也是个名医了,可信守的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信念,说白了自己不是医生,而是个医商,谈不到道德。

很佩服这仁兄,敢当了这么些名人地面说这种话,勇气可嘉。很坦荡的家伙,话里话外透着对自己医术的自信。从另一个方面传达了某些医生的心声。敬佩周医生为人却不打算向他学习。做人实诚,专门问了下姓名,下次我有病就找他。

邻家缺米少盐,多少从我家周济些是做人的本分。可你来我这里看病得付诊金,这是病人的本分;哪怕一次拿不出先欠着都行。绝不给白看。话题到了这里自然而然的扯到付不起诊金的清贫人家,病魔面前人人平等,可医生面前就分贫富贵贱。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垮全家。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在相对温饱地年代里治病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是诊金,二是药费。这年代诊所和药商还没勾搭成奸,医生拿不到高价处方的巨额提成,单靠诊金过日子,所以诊费颇高,这边看完病那边就没抓药的钱了,郁郁而终者大有人在。

针对这个问题。兰陵当即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是医生少,口传心授固然能带出得意门生,但产量太低,难以满足唐帝国日益增长地人口需求。

第四三六章 赤脚医生

医者父母心。在这个年代或许贴切,见人高一辈,很讨便宜的职业。

所以兰陵就把满京城的有名父母全叫一堆,这爱心泛滥啊,至少在长公主面前得强颜表现出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不管是真是假,皇家确实给足了面子,只要在当地有点口碑的都有幸一睹兰陵公主风采。

这对周医生来说有点见怪不怪。近水楼台,庄子上老远见过,说来和公主也算近邻,所以晚会摄制组特地给周医生加了几幅特写。拿了微薄的供奉行医乡间数十年,每月无偿出诊数十次,风雨无阻。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将毕生精力投入医病救人的伟大事业中,大唐医务行业标兵,可谓医中楷模。

周医生哭的和月子娃一样,当了这么些德高望重同行得长公主亲口嘉勉,这一辈子什么苦都值了。不提医术,不说名望,单单这精神,这份執着就赢得在场同行钦佩。

医生也是人,也要生存,靠技艺养家糊口天公地道。医术医德有,但清名淡利就难了,半生行医不取分文,甚至倒贴患者药费,就这么个人竟然能默默无闻数十年声名不显,这得是什么个修养才能到达的境地?

话一出来连孙思邈都觉得不可思议。王家家主他见过,离这么个境界相去甚远,在王家那么个环境里能出这么个圣人实在匪夷所思。

这幸亏是长公主听闻周医生事迹,要不还真不知道物欲横流的长安城里有这么高尚的同行。

这么些有名的医生难得碰一次头,本打算借皇家的光能在场面上和同行们交流下医术心得,可周医生事迹把晚会的主题引向更深层次,一举越过医术高低、临床经验的层面,深入探讨医者地本质,所代表的精神面位。

为什么行医?当初踏入这一行的目的是什么?深思反省。有直言不讳就是奔了这手艺来的,爱这行,得名利与救病患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自问和周医生思想境界相去甚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