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好男人 > 第一九七章 募捐?

第一九七章 募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李世喝了口茶,笑道:“这个我也专门去琢磨过,也同别人探讨过,不知道子豪又是个什么说法呢?”

古人对商人有歧视。不过对商业其实还是重视的。说白了,就是肯定这个行业而否定这个职业。逻辑上说不通,但事实如此。唐帝国为了保证其商路的安全畅通,前后发动的战争不下十次,对于外商也有明确地保护条例和优惠政策,商业、文化交流上也相当的开放,在某些政策上的开放甚至超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歧视商人却为了保护商业不惜战争为代价,的确矛盾。

“其实国家已经做地很好了,至少从形式上还是鼓励商业的,关键是民间传统风气如此。说到改变吧,想从百姓身上做起是不可能的,只能由上至下慢慢来。就像户部门口这事,如果换了别的行业,若国家让农户们捐助粮食、衣物,肯定不是这个景象,说不定还要引起非议,以为国家变相地征收税赋。”顺了顺思路,自从来了唐朝后,有些事情不去想就慢慢的淡忘了,思想退化。“可商人不同。在他们眼里,身份、地位于财富一般的重要,有些人家甚至不惜代价的想将自己洗白,听起来如同做贼。一般人不可能理解,可小弟恰恰娶了个商家女,有些想法说出来着实的可悲,他们一样是靠了勤劳和智慧去拼搏,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利欲熏心,或者成了商人,对于道德就弃做一旁了。”李世听到这里,插话道:“国家重视商业和民间歧视商人,听起来意思不顺,道德为准绳的话,就好解释了。”

“可能吧,”我艰难的点点头。很想按了商业规则去解释一番,可想了半天也没办法给商人正这个名。唯利是图听起来刺耳,但绝大部分人还是抵挡不了这个诱惑,古代有,二十一世纪更多。从超级市场到街头小贩,以劣充好,短斤少两地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普遍行为了,甚至连大型国企都难于避免。在唐朝,药贩、药铺敢在药材上动手脚,那是要杀头的;可二十一世纪中国,没吃过假药的人不多见,甚至有医生亲自出马推销假药,让人不寒而栗。没接触过国外的商人,不过天下乌鸦一般黑,能好到哪去呢?自嘲的笑了笑,“约束,尽量完善法规去约束,制定专门针对商业行为的法规,不指望他们遵守道德,只用国法来衡量。或许钱赚多了就能好点了吧,呵呵……”

杨泉好像也是刚刚才发现李世,赶紧又打招呼,两手都占着,提过头顶摇晃,亲切地跑了过来,“嘿嘿,反正他们也是要赈灾,便宜,兄弟顺便买点回去。”朝我努努嘴,冲李世笑了笑,“不耽搁,下午还有差使,您二位慢聊,在下得先赶回去。婆娘在家等了吃饭,不敢怠慢了。”说着又急匆匆消失了。

“是个好人。”冲杨泉的背影道:“这杨兄的确有意思。”

“何以见得?”李世指了指外面,示意我出去说话,这里到底太喧闹,影响交谈。“过去就是西苑,好久没和子豪聊天了。那边人头熟,咱们过去坐坐。”

“好,好。”我欣然接受,毕竟能和我说一起的人不多,平时聊天的同性少之又少,“稍等下,来时婆娘有吩咐,买毛毯。”将马缰绳交给李世,又独自挤回去买了毯子。本来打算享受下侃价的乐趣,既然有人等。就放那胡子一马,任他宰割。

“看来子豪也是个好人啊。”李世打量我手里折叠整齐的毯子,笑道:“大热天上就为个毛毯亲自跑一趟?”

“国法。”李世点点头,问道:“大唐律不够周全?”

“可不是,”将毯子塞了马背上的褡裢,“婆娘说这边热闹,小弟就顺便来看看,果真厉害,比西市上人还多。户部官员这会估计头疼吧。哈哈…”

“可能,”李世领我进了西苑,轻车熟路带了个莲池地凉亭下,景色优美,凉爽宜人,“户部上官员不知道该不该收这些,但商家们赈灾地热忱还是要嘉奖地,毕竟哪个朝代都没有这等盛况。朝廷就是犹豫该不该鼓励。”指了指周围,悠然道:“以前没事老过来看荷叶,这些年一忙起来,若不是今日遇见子豪,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来。”

没事来赶集地人。竟然恬不知耻的说自己忙,看他悠闲的样子,比较起来反到是我更忙一点。“当然要鼓励。收不收都得鼓励。和送礼一个道理,收不收都得给人家道声谢。何况还是赈灾这等大事。”

“是这道理。”李世点头。“商人与别的百姓不同,所谓无利不谈商就是这个说法。谁都知道他们不是为赈灾来的,可人家样子做出来了,也真不好拒绝。就是送礼的道理。”

“小弟认为应该收下。他们无非就是图个名声而已,又没有太大的要求。”端起侍女送来地茶水一饮而尽,“说实话,绝大部分商户都是本分人,省吃俭用的积累点家业。不比别人吃的苦受的罪少,同样是为国家做了贡献。人们只看了利,一讲到‘利’上就反感,就轻视,却不去琢磨利怎么来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