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发迹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路截杀

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路截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这是狡辩。……”

“我说的是事实!要不,你说为什么那么多士人出身的官员会道德败坏?”何贵问道。

“那是因为当今……”

“当今什么?”看到孙士毅突然刹住了嘴。何贵急忙又追问道。

“哼,你不要节外生枝,老夫也懒得跟你说这些!”孙士毅冷哼一声,突然换上一副平淡地表情,整了整身上的官服,“你刚刚不是说什么国势么?那就说说看。无所不包。本部堂倒想听听你这‘怪才’又有了什么歪论,居然敢断言朝廷一定得再制订什么工人保障之法!说的若是不对,我就参你个妄言!”

“当今的国势?”孙士毅想了想,毫不客气地对何贵换上了一种鄙夷的神色:“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四民……”

“得得得,士农工商?什么士农工商?你这老调也不知道是谁传下来了,谈了千多年了,也不嫌烦?”何贵也毫无敬老之心,一脸厌憎的瞪向了孙士毅,“我倒是读过,不过只记得一句: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还读过,不过里面说的却是‘农士工商’!嘿嘿,荀子可是儒家大宗师,他老人家的话可是把‘农’摆在‘士’之前的,按照你们这些人所说的排序的‘理儿’,岂不是说当官的士人见了农民都得小心一些?可现在呢,怎么一个个都成了农民的娘老子似的?还自称什么‘父母官’,生怕别人忘了一样。/wWW。Qb⑤、cOM/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是可以叫做不遵先贤教诲呢?”

“荒谬!”孙士毅哼了一声,手击桌案指着何贵的鼻子就是一阵数落:“我要说什么你搞懂了没有,就敢横插一嘴?……没错,我知道你是商人出身,向来也以出身自矜。可是你才读过几本书?就敢自以为了不起了?没错,古时确实没有什么四民高下之说,更有言:‘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以农工商并列天下,尚无士子之份。司马迁在还写过许多商者,其中不仅有史上有名的范蠡、端木子贡等人。还写了靠种田发家地秦扬、盗墓聚财的田叔、赌博致富的恒发、跑单帮的雍乐以及磨刀的、做兽医的等等众人。还总结而言‘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几把富翁比作君王。可是,我问你,如此威风的商者,为什么最后却被定为原本没有高下之分地四民之末?”

“这还用问?商者好利呗!”何贵抠了抠耳朵,随口答道。

“你也明白啊?”孙士毅冷哼道。

“无所不包?呵呵,果然不愧是刑部尚书,倒挺知道维护律法‘尊严’。不过,真要是所有人照你说的这样想,我就算说的再多也没用!”何贵笑道。

“不说便罢。本部堂还有公务要办,何制台您慢走!”孙士毅微微一笑,朝着何贵拱了拱手,又貌似“关心”地问道:“对了。要不要我叫人带您出去?这刑部大院虽然不大。可我也知道您何制台家里的院子向来都小,万一在这院里迷了路。不小心跑大牢里去,岂不就是我的罪过了?”

“你这老头子,来劲了激我是不是?行,我就受你这个激!好好给你说道说道。”何贵被孙士毅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有些话既然已经点出了头儿,虽然不知道最后效果如何,他却不愿意就这么半途而废,何况孙士毅本人也跟皇太子永琰私底下有着不错的关系,如果转述过去,说不定还真地能有点儿用。所以,他清了清嗓子,瞪着孙士毅开口说道:“没错。现在确实有不少人对那些闹事的工人大为不满,甚至还在鼓动废除各地的工厂。有些人还觉得工厂乃为求利之所,工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乱民,理应将其全部赶出城去务农。可是,你想过没有,如今天下人口比之康熙末年增加了十五倍,而且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而工厂的建立呢,却可以为朝廷分走大批的闲散劳力,减缓这种土地上的供需矛盾。老孙,你是官场老人,应该知道这土地供需矛盾地大小对国家的稳定是何等的重要。历来,各朝各代最终的乱局,说白了还不就是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虽然如今的工厂大多数都是纺织厂,用的也多是女工,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厂子建立起来的,为了减轻土地方面地矛盾,为老百姓多谋一条活路,朝廷目前只有多建工厂一条路可走。可是,工人地利益没有保障的话,肯定还会再次发生像今天这样地事情。一群女人上街,朝廷碍于物议。不好下煞手,可如果到时候大批地男人上街呢?朝廷就好动手了?逼出事儿来怎么办?那些男人可不比女人!所以,一部是肯定必要的。虽然如今全天下的工人不过才几十万,比起三万万的人口来说确实是少了些,可是,等到这批人的数目涨到上百万,乃至更高呢?工人不同于农民。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可能都没有土地。除了做工,他们没有别的活路。而如果没有了工钱。或者工钱太少,他们就活不下去;如果活不下去,他们就肯定会闹事。这些工人大多聚在城市之中,与各地官府直接接触,一旦闹起来,那可就有很大地可能会直接掐断朝廷与某地的联系,甚至是造成一个地方地行政瘫痪……这对朝廷来说绝不是好事。所以。如果我是你,就会赶紧地建议朝廷制订一部律法,免得真出了事儿的时候,大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至越闹越乱,到时候再来找你这刑部尚书的麻烦。而且,除了这个,我还认为。当今天下,商人做生意也没有一定的规矩,为了规范这些人的经商之法,制订一部也极为必要。当然,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这两部律法如果制订出来的话。其执行力度一定要大,否则只会流于形式,于国事无补。”

“废话。而且我还知道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赚了钱被某些人嫉妒!”何贵弹飞了一片耳屎。又冷笑道。

“你……”孙士毅只觉一阵气结:“人皆好利,商人赚钱无可厚非。可是。你好好想想,若是将商人奉为国家之首,会是什么模样?他们为了所谓的利,会造成什么样地结果?人间还能有道德存焉?”

“那现在倒是士者为首,可是,如今天下又有多少道德——存焉?”何贵摆出了一副怪相,反问道。

“那……那。那不一样!”这怎么回答?孙士毅被何贵这一句堵住了嘴,只能支支吾吾的说道。

“哪里不一样?士掌国家,老百姓还不是该遭灾的遭灾,该缴税的缴税,该被冤枉的被冤枉?士者只知道四书五经,连赚钱之道都不懂,还不是害老百姓受穷?”何贵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